161、大招工、
1977年春,在农村插队的知识青年迎来了一次规模最大的招工。
青石湾分来了16个名额,8男,8女。可青石湾插队够年限的有24名学生,其中男生8名,可女生就有16名。
很显然,男生一人一个名额,女生呢,两人一个名额。
男生都可以返城,所以个个喜在心里,乐在眉梢,
而女生却心情沉重,得有一半人留在队上,走了的人自然高兴,到底是谁去谁留,太有悬念了。
队委会很快拿出方案,第一步先由知青推荐,然后再由贫下中农选拔,最后由队委会审定,这些都是针对女生。
知青专干马玉明早早来到知青院,主持推荐,女生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逐一坐定,而男生却姗姗来迟,他们是在球场上奔跑着打篮球。
马玉明看人到的差不多了,开门见山说道:“这次招工,男生就不用推荐了,女生呢,有8个名额,但今天咱们只能推荐7个人,那是因为咱队还有一名北京女知青,这个人一直在北京,你们都没见过,北京学生是68年插队的,距今10个年头了,上面指示,这次招工,优先考虑他们走。”
让大家推荐7名女生?女同学一听就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在坐的女同学,失望的情绪立即又增加了一成。这叫人怎么推荐?估计大家心里想的都一样:我推荐了别人,万一没人推荐自己,那怎么办?我又何乐而为?所以没人发言。
男生们事不关己,他们表现得无动于衷,并不热心,只想等着看个结果。
推荐会开成冷场会,没有一个人作声,尽管马主任不停地催促,也无济于事,在场的人心知肚明,都知道梗在哪里。
会议实在进行不下去了,男生中有人发话:“我们推荐行不?”
马玉明一听,别无它招,立即回应:“当然可以。”
几个男生站起身来,围在一张桌子旁,他们指指画画,把他们推荐的7个女生的人名写在了一张纸上。
也就在这时,林晓芬的心里泛起了圪腾,她觉得自己大学没上成,虽说成了积代会代表,但还是不适应在农村,面对眼前的机会,也是想力争返城。
她想到了女知青卢秀珍,常给男同学洗衣服,还帮他们补衣服,而自己,这样的事一次也没干过。
再说前几天,送粪担洋芋时,男生们拿我取笑逗乐,我却对他们视而不见,一副冷冰冰不爱搭理的样子,毫不客气地把他们凉在了一边。
完了,完了,我算是把男生们得罪了,这下可栽在这伙人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