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入微商团队的第1天开始,小晴就每天抽时间努力学习,每天在朋友圈发广告,在微信群加好友,期待着能一点点的将自己的产品卖出去。
可是,半个多月过去了,一个产品也没有卖出去,甚至连咨询产品的客户都没有一个。徐露告诉她,一开始做生意,最好是从亲友熟人开始,先和朋友们聊天增进感情,然后慢慢推荐产品,这样就能自然而然的销售。新加的微信好友也需要一点点的沟通了解,加强信任。
朋友比较多的一开始销售业绩都会比较快出单,然后朋友们再扩散开来,客户群体就一点点打开了,后面好好经营的话就会越做越好。徐露让小晴将自己的朋友先认真疏理一遍,根据亲疏关系,需求意愿做一个排序,然后一个个去联系沟通。
小晴打开微信通讯录,仔细翻阅分析了一番,这才发现自己一直不出成绩的原因。在她的好友通讯录里,好友总共不到300人,其中有200多人是这段时间新加的,也就是说她原来的好友不到50人。而且这部分人中还有几个是对方已删除好友的,剩下的不到30人中,屏蔽掉一部分她不愿公开的,剩下能称得上好友,又有购买需求的几乎没有。
小晴抱着手机坐在椅子上回想了这些年的生活,这么多年以来,自己的生活圈子真的是太小了。初中毕业以来,就一直在家待着,每天要在家做事,几乎很少和街坊邻居的同龄人一起玩耍,虽然有人来自家买东西,相互都认识,但从来都不会以朋友的方式一起相处。
后来到了广州更是没有朋友,除了待在店里,自己平时并不会像父亲和哥哥一样去街道上的其他商户聊天。整个广州,小晴回想得起来真正认识的人都没几个。能好到加上微信好友,可以平时闲聊上一两句的,那就更没有了。在广州的那几年,完全是她的社交空白期。
结婚回到县城后,这些年就是生孩子带孩子的全职妈妈生活,每天都在家忙得晕头转向。除了洗衣做饭带孩子,剩下的时间连觉都不够睡,更是没有自己的休闲社交时间了。加上自己本就性格内向,从小就很少与人闲聊,这几年认识的一些街坊邻居,也只是碰面时的点头之交,带孩子在外面玩时碰到的一些家长也聊得不深,有些甚至连对方的名字都不知道。
加上微信好友最多的就是孩子们的几个老师了,这些好友,小晴也屏蔽到看不见自己朋友圈广告的那一类了。剩下的几个能看到广告的好友,就都是些关系很浅很浅的人员了,有些甚至都想不起来对方是谁,什么时候加上微信的了。
经过这样一番认真梳理之后,小晴发现自己这一生竟被封闭在如此小的一个世界内,每个阶段的社交关系,好像都只生活在一双手指头可以算得过来的人员圈子中。
经过再次审视这个生意,她才真正意识到,在微信上卖东西和自己之前超市线下卖货是有很大区别的。并不是把店开起来,每天在朋友圈里发发广告,就有人来主动买东西了。自己现在开的这个“店”,居然连经过观看的顾客都没有几个。
小晴将这个情况和徐露说了,徐露听完一脸惊讶,她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况,小晴的朋友会如此的少。于是她让小晴将精力花在开发陌生好友之上,并帮她制定了相应的执行计划。每天至少新加20个好友,一定要多在朋友圈给好友点赞,朋友圈评论每天不少于30条,并且找出其中10个以上的人私信聊天,以增加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为以后的销售做铺垫。
由于朋友圈本就没有几个人可以看到广告,目前在朋友圈频繁更新产品的作用有限,反而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反感。徐露让小晴减少广告更新,多更新自己的生活动态,让人更加了解真实的自己,加强与新加好友的链接。
这些营销策略改变给小晴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本就不擅言辞,不懂社交的她,突然要将被动销售的模式转变为主动销售,她开始有些无所适从。而且货品一直没有卖出,近期能够销售的可能性也很低,她的热情和毅力受到了很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