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的日子里,我把时间交给了书。
书消磨了岁月,岁月也消磨了我,可我至今也没有写出书……
从书中看到的其他书名,这是作者给留的“线”,顺着这条线,能跟上作者的思维同频。
接下来我会去了解这本书,值得一读,
便去孔夫子旧书网上搜一下,找本有眼缘的买回来。
我经常买书,买的多是旧书。
买旧书不是图便宜,更多的是去寻读书人的气息。
旧书里会有读者留下的墨迹,断断续续的线,是止目思考:感叹、羡慕、愤懑、思考、批注……
读到这里,我时而能与之共鸣。
宛如遇到了老朋友,一个眼神秒懂的感觉。
顺着刚才说的那条线,书买多了、读多了,也就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沉浸,思考,行证,慢慢的就出口成章了。
平时里,觉得读过的书都忘了。
读书不是也为了记住,而是过程的思考。
只要你认读过的书,都会留下“种子识”,在某一刻就会唤醒。
这就是种子识的“神”,记住、背会书中句子词语,那只是形,并没有抓住神。
有些书,我会反反复复的看很多遍,我能顺手翻出想找的那页内容,但不曾记住里面的句子,我只在乎其意,时间久了才会化成自己的东西。
今日喝茶读书,看到了药山禅师与唐儒李翱的悟道禅话。
李翱在吃了药山禅师闭门羹后,说:“见面不如闻名”。白话意思“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不过如此。”
药山:“何必贵耳而贱目。”白话“你何必把你的耳朵看的比眼睛宝贵呢”
李翱吃惊,知道药山有道,赶紧求道。
药山不讲话,“手上下一指”。
李翱不懂,再问。
药山“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听了药山这句话,就懂了,悟了。
当时就写下悟道的偈语: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当刻悟道了。
在李翱下山前,药山交代两句接下来如何去修持:“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李翱悟了,但不究竟,还需实修精进。
这边是禅宗的顿悟法门“当头棒喝”。
禅宗讲顿悟不讲功夫,但是,禅宗处处是功夫。
平时的参悟到了火候,遇到师父或者机缘到了,那一刻的精进是鱼跃龙门,是转身。
之后才是走上了大道的实修。
回想当年那一刻,我也写下了一首偈语:
几十年来醉读书,芒鞋踏岭问道处。
自从一见清风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清风是什么?
鬼啊,我见到鬼的那一刻,悟了……
我是牛缺,缺即是圆,圆即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