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中的“口是心非”】
今天上午,咱睡眠心理中心,一位女性来访者咨询她的婚姻问题。
她和他的婚姻,濒临破碎,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有许多,但我认真听她一路讲下来,觉得他们俩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沟通时“口是心非”。
两个人的婚姻,持续了将近二十年。在爱得浓烈的日子里,两人都曾在那段感情中感受过强烈的甜蜜和幸福。
刚开始的几年,他们是合拍的,也觉得彼此是合适的,但是,看一段感情是否能走得长远,不仅仅要看两个人合拍时是如何相处的,还要看遇到问题时两人是如何沟通和化解的。
过日子不像过家家,生活中充斥着各种鸡毛蒜皮。意见一致时,那些鸡毛蒜皮最终都会被清扫进垃圾堆,家里又恢复干净整洁的状态;若是意见不一致,家里随时可能会鸡飞狗跳,这就得看双方是不是具备化解矛盾的智慧了。
今天这位来访者,已经跟丈夫分居一年多。
我问她,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你们分居了?
她说,没有发生任何狗血的事情。没有出轨、没有家暴,没有婆媳矛盾和岳婿矛盾,我和对方品性端正,无不良嗜好,不好吃懒做。
再仔细一问,两人分居的原因,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发生分歧,接着开始惯性冷战。
在面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时,两人的处理方式惊人的一致:冷战,要对方先承认错误,先给自己台阶下。
两个人都这么想的结果,就是谁都不愿意向对方低头。
有时候,其中一个人态度稍微软化一点,想向对方传达和好之意,但往往因为沟通不够到位,在对方眼里显得很没诚意。主动示好这一方,看到对方冷若冰霜的态度,也就退避三舍了。
就这样,冷战、彼此试探、互相置气、沟通时口是心非,生怕对方占了上风,扎煞了自己的气焰,便成为了他们遇到问题时的应对方式。
积水成渊,聚沙成塔。随着因鸡毛蒜皮的琐事产生的矛盾越来越多,原本健康的婚姻肌体,慢慢长出了“结石”。面对那些坚硬的、病变的、会威胁到婚姻健康的“结石”,两个人都没有积极地化解,终至这场婚姻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有一天,他们发现,再也不想找彼此沟通,感情破裂似乎已成必然。
电影《前任3》,讲的就是一个关于“口是心非毁掉感情”的故事。
女主角林佳提出分手的时候,也懊恼不已。那一天,她来回进出卧室,收拾自己的衣物。在她看来,她故意在男主角孟云面前晃来晃去,就是在给孟云找台阶下,但孟云觉得她发出来的这个信号,是她坚持要走。
孟云蹲厕所,恰巧没纸了,当时林佳正在房间里收拾东西,但他觉得此时自己若是开口了,便是在认错,会让林佳对他更加“蹬鼻子上脸”,愣是没开口,最后用了厕纸筒上粘着的最后一点纸解决了问题。
分开之后,林佳和孟云都假装自己离开对方会过得很好。孟云去相亲,去酒吧,看起来过得很好。林佳去旅游,在朋友圈里展示“没你,我照样岁月静好”。
两个人都很骄傲,也都认准了对方深爱自己,还会再回来,但是谁也不肯先放下姿态、走下台阶。
对于林佳来说,跟孟云在一起那么多年,他从来没说过要娶自己,想必不愿意跟她走下去。对孟云来说,五年来的每一次吵架都是他先低头说对不起,这一次,他不想认错了。
随着时间流逝,林佳和孟云谁都没想到,对方的身边会出现新的人。新人的出现,让这对旧偶对彼此的误会更深。两个人传递给对方的信息都是:我不爱你了,我要跟别人开始了。
两个原本相爱的人,只因为没有人愿意先低头而分手,五年的感情走向尽头,可笑的是,他们俩都不记得当初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吵架了。
整部电影,看得我特别心塞:我说,男女主人公就不能好好沟通下,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吗?
说到底,他们都是爱自己,超过了爱爱情、爱对方。看起来,是命运之手将他们俩分开,实际上,这个分手却可能是两个人内心里一直渴望的结果。
我们甚至可以试想一下:倘若你真不希望这个结果发生,你一定可以想出千万种挽回和挽救的办法来。你没有去做,说到底还是因为不想做。
今天的来访者和她的丈夫以及《前任3》中的林佳和孟云,都是典型的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为了保护自己脆弱、敏感的小心灵,说出分手的话,“领袖型人格”若是不想分手,直接说一句“你说分就分啊,我不分”,“回避型人格”得到对方不愿意与自己分开的想法后,也就觉得心安了。
最苦逼的是两个“回避型人格”在一起,谁也不肯主动,谁都怕对方占了上风就将自己置于不利境地,最终的结果就是冷战、拖延,任由隔阂一点点产生。
“回避型人格”有怎样的特点?那就是不主动、不拒绝、不粘人、不矫情、不做作、不强求。
他们最擅长的事就是等待别人发号施令,用消极的态度对抗生活中出现的一切问题。倘若事情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去发展,他们会很坦然。你看,这个事儿不是我搞砸的,我不是罪魁祸首。
他们的内心自我保护机制太过强大,以至于只愿意活在自己觉得安全的范围内,像蜗牛永远要活在自己的壳儿中。
与伴侣的感情出现了问题,他们最擅长用冷漠的言辞、狠绝的态度逼退对方,俨然这样自己就远离了危险。
感情出现了问题,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去积极解决、沟通,而是等着对方表态,再根据对方的言行决定自己的行动,一旦对方的言行有哪一点不符合自己的期待,他们立马就缩回到自认为安全的范围内。他们宁肯当一个自怨自艾的怨妇,也不肯主动出击。
他们其实也特别渴望被关注、被理解、被关心、被爱,但怕被别人看出来,俨然这样自己就像小动物一样,向别人袒露了浑身最脆弱、最容易被攻击的肚子。
感情出了问题,他们最倾向于做的事情便是站在原地,内心上演无数冲动戏,脸上却冷若冰霜。
在情感关系中,在亲密的人面前,他们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时刻准备离开”。结果呢?越是这样想,这样的结果越是会发生。
终于有一天,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他们半是认命半是无奈地说:我就说TA不可能跟我走一辈子吧,你看我是对的。
回避型人格,这类人表现得很自信,但内心里却总觉得自己缺乏吸引力,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因而显得过分敏感和自卑。他们时刻担心自己会被别人拒绝,所以总是通过先拒绝别人的方式来维护自己可怜的自尊心,难以与他人建立深层次的亲密关系。
明明自己心里很爱对方,出口却句句伤人。明明希望对方留下来陪着自己,摆出来的态度却是:你滚吧,谁还能没你不行。
电视剧《武林外传》中,佟掌柜和白展堂闹过分手,佟掌柜说出分手的话后,后悔不已,但表面上却强装镇定。导演安排这两个人物僵持在当地,却给他们加了很多内心戏。
两个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分手”,心里都很慌,但表面上强装淡定。观众看了,忍俊不禁,因为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时刻。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回避型人格,都有“口是心非”的时候。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你“口是心非”几回,那是情趣;若是自始至终以“口是心非”的态度对待别人,把自己的回避型人格发扬光大到极致,就有可能把对方也搞得很累,最后这段感情的走向也不会乐观。
谁喜欢一直“热脸贴冷屁股”呢?每个人都需要被理解、关注,每个人都需要被温暖、被鼓励。父母对孩子的爱,算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了,可若是孩子一直十恶不赦、变成“扶不起”的阿斗,父母也会放弃的。
人生那么短,把大好时光花来互相试探、置气、冷战,你不嫌浪费生命吗?
能爱就好好爱,不能爱就给个痛快。把给你来送温暖的人挡在门外,自己躲在家里嘤嘤嘤哭,当真以为生活是在演戏啊。
恕我直言,热衷于这样做的人们,也许内心深处其实不怕失去爱情、失去对方、甚至失去自己,他们只是热衷于扮演苦情戏,喜欢上演自己被辜负、被伤害的苦情形象。他们潜意识里渴望的不是花好月圆的幸福,而是“受虐”。
如果你刚巧是这种人格,怎么办?
第一、找一个领袖型人格来“领导”你,对方最好还是“死缠烂打”型,贴无数回冷屁股依然百折不挠。
第二、改变自己。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然后告诉自己,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愿并不丢人,主动出击也不是“贱”。如果遇到了爱的人,学会坦诚沟通。
最后,珍惜时间,少点内心戏,不要成天让对方猜测你在想什么。不要以猜测代替思考,不要以幻想代替行动。
丁俊贵
2018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