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贾似道祸国殃民,实为大奸臣呢?
咱啊别着急,听我慢慢道来
话说贾似道
南宋晚期,台州天台县(今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王里溪村)人士,
是南宋晚期实实在在的实权宰相,
他是这个京湖制置使贾涉之子,生母胡氏是贾涉的小妾。
说道这儿了,这贾涉是谁呢,
贾涉,浙江天台县藤桥松溪人,淮东处置山东忠义军的中心人物。
他这老爹啊,还行,自幼慷慨有大志,后来成为这个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后,当官了,曾经任职秘书郎、开江守等职务,
您别瞧他爹职位不怎么样,他儿子那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且听我慢慢道来,
那咱是说到他老爹了,他的这个仕途啊,也是离不开他爹的努力的,当然自个儿是个什么货色,那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咱们来继续聊,贾涉之子,贾似道。
话说贾似道的仕途,是靠他老爹吗?绝对不是,关键啊,是靠他的姐姐,也就是嘉熙二年间深处皇宫的贵妃,在这个嘉熙二年(1238年)呢,贾似道登科进士,那现在这个学业有成了,那怎么办呢,不能荒废不是,蓦然回首,巧了巧了,姐姐这不正好在皇宫做贵妃么,这不有一天就找到姐姐了,激动的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啊,可是把这事前前后后说的差不了了,姐姐一看,好家伙,我这弟弟这么能干,有这么大的抱负,包姐身上了;
回头他这姐姐,跟着皇帝老儿也是这么一把鼻涕一把泪,当然撒娇那是自然的,至于怎么撒娇的,怎么服饰的咱此处省略......大家自行脑补,那皇帝老儿一想,好事啊这是,你弟不就是我弟吗,咱自家人儿啊,加之这贾似道啊,也考上了进士,皇帝老儿在百官面前也有说话的底气了,你看看我弟考上了进士,你们底下的人一定要给老子几分面子啊,多帮衬帮衬不是,关键啊,人贾似道自个儿也不含糊,就这样官位是一步青云,步步高升啊。
在这个宝祐二年(1254年),贾似道开始进入南宋政权核心,加封同知枢密院事,临海郡开国公,后又晋升为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这这这终于进入了这个政权中心,开启自己的满腔抱负,其后累官至太师、平章军国重事。这家伙权利是越来越大啊,还被封为临海郡开国公,好么,开国公,厉害吧,听着都让我激荡,
咱不说吗,这人啊钱啊,权啊,太多了,容易飘,你看这不就飘了,
咱说了这么多,有人说了,这没看出来他是这个误国奸臣啊,你看看,着急了不是,咱接下来给大伙啊,絮叨絮叨
咱先说说这个著名的——抗击蒙古战事
在这个开庆元年(1259年)九月二十八日,宋理宗命令这个贾似道,让他统领江西、两广部队,星夜驰援鄂州,在鄂州指挥作战,做我的大统帅吧,好好打仗,待你凯旋,于是呢就拜贾似道为右丞相,不仅如此,居然还封为茂国公,好家伙,国公是啥啊,那可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或者这个皇亲国戚才能有的,他不是官职,是一种地位,咱们也知道在古代啊这个地位啊,很重要的,话语权很重。那为什么还没打仗了,就封赏呢,这无非就是帝王之术,啊,你看贾国公,老子封也封了,赏也赏了,你可要战胜敌军啊,要是吃了败仗,看老子怎么收拾你,实际上啊,这个时候的贾似道,也很不好过的,历经官场这么久,他是看也看明白了,压力大啊,脑壳疼,想着怎么就能打胜仗呢,
后来啊贾似道,指挥各路人马,尘土飞扬,漫漫黄沙啊,救援鄂州,想着怎么突围吧,说时迟那时快,皇帝老儿这个时候下命令了,贾似道给老子突围至黄州统筹指挥作战,贾似道呢,只率领了七百骑,就成功突围至黄州了,这个时候不仅军队士气高涨,这连皇帝老儿也能松口气了,这时,贾似道下马一看,水都没来得及喝,大惊,差点没吓屎,我滴个乖乖,连个阻挡敌军的城墙都没有,就跟靶场的靶子一样,那是赤裸裸的,一丝不挂呀,这还了得,这不得任人宰割,不败才怪了,
这时,也不知道哪根筋起了作用,开始干嘛呢,命手下,用木栅围起来,啊木头做的,以此来抵御蒙军的进攻,这场景咱们在电视剧里头,也是常见啊,要说这人多就是力量大,狂吃狂吃两下,就围起来组成了抵挡敌军的工事,蒙军木栅之外一看,小样儿就这,人家也不含糊,当时蒙军是忽必烈指挥作战的,忽必烈命张柔遣部将造鹅车,干嘛,人家要掘洞入城,心里想着,小样儿贾老头,看你爷爷我的神操作;人贾似道也不含糊啊,你忽必烈钻你的洞洞去,我想我的办法,就这样两位统帅,叽里呱啦的一顿操作,在这个以蒙古大汗蒙哥,蒙老大在钓鱼城一战中战死的情况下,贾似道一看,机会来也,他是真他奶奶的不含糊,
我本以为啊,贾似道要率军打仗了,那你肯定啊,蒙军的老大战死了,可以说是群龙无首了,就这消息传到蒙军耳朵里,那还了得,原来打仗知道是为他们的老大蒙哥建立疆土了,现在老大都死了,自个儿给谁战都不晓得了,这不就是天赐良机吗,可人贾似道,贾国公不是这么考虑的,人家呢身穿战甲,好生魁梧,一副得胜将军似的,话说他在干嘛呢,让手下的一个叫宋京的家伙,干嘛去呢,找忽必烈商量去了,商量怎么就能不让我贾似道,贾国公老爷子败的太难看了,那咱就议和吧,
人忽必烈心想啊,正好,我这国中出现如此大的事情,我得回去看看情况啊,正逢你贾老头有卑躬屈膝之意,我何不暂且饶过你,等我回去大事定了,再回来收拾你,先让你的狗头在你脖子上挂两天。
就这样以议和的条件,在同年十一月,蒙军退兵,此战结束。
但是人家贾似道不是这么说的,贾似道心想,这战功不领白不领,管他是战胜了,还是议和了,总之蒙军是,撤退了,那我就恬不廉耻的呐喊吧,这时,贾似道连奉捷报:
“诸路大捷,鄂州的包围开始解开,江汉的元军都肃清了。朝廷转危为安,实在是万世无疆的福气。”都是我贾国公的功劳......
这个家伙真的是脸不红,心不跳的,朝廷里也没人敢说话啊,一看这家伙跟皇帝老儿的关系,在加后宫的关系,又有人家自己的政派,当时即使有那么一两个忠诚,看到这也都不说话了,随他去吧,反正围困朝廷的敌军也都撤了,能好过几天就好过几天吧,说出来别被人贾似道视为敌人,那就不好了,得不偿失。
大家伙看看,其实啊,现在的朝中上下,无非都是在自保,小胳膊小腿儿的怎么能拧过大腿儿呢,就那样吧,反正积怨已深......
贾似道借此机会,被皇帝老儿宋理宗大赏特赏,赐贾似道为卫国公、少师,你看看,让他嚯嚯自个儿一人还不行,把他儿子也给搭上了,不仅如此,宋理宗皇帝还更加大力赞扬贾似道的功绩,并且呢在贾似道议和,凯旋回朝的时候,皇帝老儿要求朝中的文武百官城外恭迎,我滴天呐,这多大的地位,多大的荣耀,自此,贾似道也就走上了,专权的道路,也就为他日后的结局埋下了深深的烙痕。
那么这外患解决了,那接下来干嘛呀,总不能无所事事,枉费我这国公的称号啊
且听下回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