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我们“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中秋节是我们儿时月饼的香甜;长大后,我们明白了团聚的喜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我们心中的希冀。又是一年中秋,让我们在“月亮女神”的加持下对自己的未来许下心愿,让月亮成为连接现在与未来的载体。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中,我们一起经历了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高三全体晚锻炼,第一次班中多名同学被道路事故堵住了上学之路,第一次接触生物的生态工程,第一次班里开展午自习……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和许许多多的“最后一次”挥手再见,最后一次运动会,最后一次隆重的开学典礼,最后一次竞赛。正如同学在班级日志中写道:“我们总是在措不及防的和高中的种种在不经意中告别,那些原以为习以为常、不以为然的事转眼间就要挥手再见,我想这就是高三吧,不断失去,不断收获,不断告别过去的自己,同时也在迎接着更好的自己。”
周一早上,辛宇正做了演讲,名为《地震来了——专注与自律带来力量》。“集中精神不是难事,自律可以让我们沉静下来。自律也没有听上去那么严肃压抑,只有两条:一是自己安排好时间,一是将心沉静下来。”辛宇正如是说。考试时我们总会抱怨题难、题多,但在平时的作业中,我们又会不会潜心去钻研某一题呢?既然平时都不会去思考,那么我们又哪里来的自信考试时做出来呢。
晚补时的化学测试,我们一次次与陌生的方程式“打照面”,即便它对我们是那般的冷漠,我们也要一点点找到题目中的条件,“判断反应类型,找到两剂两产物,数好升降价,配好电荷数,查齐元素还要注意反应环境。”和陌生的他们成为好朋友。数学课上我们也还是过不掉“导数”的那道坎,每次都恍然大悟听懂了老师和同学的讲解,却也还是会在试卷连着紧张的情绪丢掉了那条思路。周五做的基因工程更是让我们体会到了知识遗忘的可怕,当每天将近10小时的学习,六大科的知识涌入脑海,我们又究竟能记下多少呢?
周二早上,小宋老师问了一句谁觉得累,不少人都举了手。下午的班会上,小宋老师说,人生是一场修行。她说她连续十年没有过完整的假期,说了那一天她从5:20起床到现在(班会)的连轴转。她说高中其实并没有那么累,因为我们还能只想着学习而不用考虑其他,比如衣食住行,比如钱的问题。随后,小宋老师提出来对二班的要求——静净敬竞进,并且细化到卫生、个人物品、跑操等方面。
最后我们看了《追梦赤子心》的mv,不知大家是否有所触动呢。
高三让我们一次次认清了自己,也给了我们一次次机会找寻那个最好的自己。
李萱同学在日志中写道:“我想,高三生活正是如此,不像高一高二大踏步向新知识迈进,有的只是夯实你走的每一步,细水长流,每天争做1.01而不是那0.99,同时不要忘记在看似乏味的生活中寻找快乐的足迹。”耿静萱同学也在分享时说:“中午被找改错,但是十几个人陪着你,多高兴;三个卷子写了五个“找我”,但集齐五个可以召唤小于呀,中午来一场激烈的辩论,知识点就明白了呀,还锻炼了抗击打能力,练厚了脸皮,多高兴;在苦的日子里找到了甜头就征服了苦难。”
如今的我们正在和我们最亲近的人做着一样的事情,这件事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幸福。最后借着这皎洁的月光祝大家:“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站在高处享受自己的明月光。
文章:王昕怡
图片:小宋老师
编辑:郑燕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