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楼梦》写了一个恋爱不能自由,婚姻不能自主的悲剧,这就是贾宝玉与林黛玉二人之间的爱情悲剧。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既是一出命运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更是当时社会的悲剧。他们二人的爱情没有得到好的结果,每当看这部著作时我的内心都在为他们惋惜,可惜那样的社会时代,他们的爱情确实寸步难行,更别说还有各自性格上的原因。
关键词:宝黛爱情 悲剧 封建社会 性格
一说到《红楼梦》,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宝哥哥和林妹妹,而他们两人之间的爱情也确实是让人唏嘘不已。《红楼梦》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一部著作,里面对于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更是让人感触颇深。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成为悲剧,不是由于宝钗的出现,也不是简单地由凤姐、王夫人、贾母造成的。对于这些宝黛爱情悲剧的直接制造者,《红楼梦》中并没有把她们描绘成像传统戏剧小说里的小丑一样拨乱其间,而是写她们沿着那个时代不可抗拒的社会法则在进行活动。并不是由于简单的门不当户不对,更不是简单地由于自由恋爱触犯了封建婚姻制度,而是在于这一爱情发展中所展现的程序和反封建色彩为社会所不容,这是高出其他作品之处,也是写得更深刻的地方。
书中第一回介绍宝黛的木石前盟时,那一系列的故事明白地揭示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是注定要以悲剧作结的。曹雪芹认为这个悲剧性的结局不是宝黛钗等人能够把握或更改的,因而是命中注定的。
一、社会局势的悲剧
恩格斯曾说:“大家族的婚姻是一种政治交易,起决定作用的是家族利益,而不是个人意愿”。
宝玉与黛玉之间的爱情是建立在蔑视功名富贵,不谈“仕途经济”一类的混帐话这样的思想基础上的。他们的爱情来自于本身的真情实意,具有人世间最让人感动的纯真,所缺乏的正是封建家庭最为看重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更没有什么利益可谈,自然,贾府的统治者们作为封建社会的卫道士是不允许这样的爱情存在发展的。他们可以采取一切残酷的手段来摧毁宝黛之间的爱情。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宝黛的爱情只能以悲剧告终。透过这个爱情婚姻悲剧更可以看出,在封建社会,悲剧不仅存在于社会底层的平民、家仆之间,也存在于贵族中,悲剧是无所不在的,而悲剧的根源就是罪恶的封建制度。
通过这一点来看,我们就知道了宝黛悲剧的必然性。贾宝玉林黛玉最终的爱情悲剧,一方面它反映了追求个性自由的民主主义思想与腐朽的封建主义的矛盾,是对封建主义的血泪控诉,也是对新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另一方面它是让人警醒的众生浮沉之梦。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既是命运悲剧又是时代悲剧。在那个封建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大过了一切。他们的爱情不可能随着自己的意愿发展,所以说宝黛爱情悲剧在那个时代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是具有普遍性、典型的时代悲剧。封建社会和它的婚姻制度的不合理就是这样,统治阶级可以允许最下流的淫乱,最无耻的两性关系—像宁、荣二府里里外外发生的一桩桩丑事那样,但却不允许纯洁合理的青年男女—像贾宝玉、林黛玉那样的爱情存在。
二、性格方面的悲剧:
宝黛二人有着不同的出身背景,不同的家庭背景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宝玉喜欢杂学旁收,却对四书五经这些封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毫无兴趣。由于宝玉一直生活在少女的种种纯真的喜怒哀乐的世界里,他曾讲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些实际上是以“奇谈怪论”的形式来批判男权社会与他们所代表的社会道德价值, 一反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然而,宝玉性格中的逃避和软弱决定了他不可能用实际行动去反抗贾府统治者的安排。于是,悲剧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林黛玉是个内慧外秀,但说话尖酸刻薄,又多愁善感的女孩子,在贾府生活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然而黛玉虽然寄人篱下却生性孤傲,天真率直,爱恨分明,言行举止间并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好恶。对于贾府的统治者,她也从来不说奉承话故意讨好。出于孤苦的身世和强烈的自尊,黛玉对于他人的歧视和讥讽分外敏感。而这样的气质和脾性,不仅很难让她融入贾府这个复杂的大家庭中,反倒加重了别人对她的成见。对于贾府的“混世魔王”、“祸根孽胎”贾宝玉,她引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行动都对他予以支持。所以“宝玉深敬黛玉”。黛玉与宝玉的爱情是建立在互相了解,思想一致的基础上的。因此,当爱情遇到阻力时,弱小的黛玉只能用泪水和死亡来表达抗议。寻求爱情而能得其所爱,这是黛玉在冷酷的人世上得到的唯一安慰;得其所爱而不能共偕连理,这是黛玉在贾府中的不幸命运;和宝玉一样,黛玉自身的性格与观念与那时期社会的现实环境格格不入,悲剧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他们两人虽然认识到了这一点,却又偏偏无力于改变这个现实环境。黛玉从不规劝宝玉读书考取功名,走为官的仕途道路,可想而知,王夫人不会选中黛玉作她的儿媳妇的,而必然选薛宝钗作她的儿媳妇的。所以宝黛的爱情很像是一个生于悲剧时代而又具有悲剧性的无花果。
林黛玉为这段爱情流尽了泪,而贾宝玉为着林黛玉又痴又狂,而两人结局却是林黛玉在贾宝玉的洞房花烛夜时油尽灯枯,结束了其短暂的一生。这一悲剧确实是遭遇封建势力阻挠的结果,但他们两个当事人也需要负一定的责任,贾宝玉和林黛玉都太乖张,容不得一丝丝瑕疵。贾宝玉太博爱也太迟钝,他对大观园里的每个女子都是用心去疼的,其中当然包括他的“宝姐姐”,却偏偏有时不懂林妹妹的小心思,致使两人经常闹别扭,错失了好多相处的时光。而林黛玉太尖锐也太敏感,她容不得别人说一点点她不好的话,也不懂得和别人融洽相处,又太爱吃醋,因而生生多出许多愁,伤心又伤身,早早的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结束语:
曹雪芹对宝黛爱情的描写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高度。从封建大家庭贾府的盛衰荣辱的历史命运着眼,来描写两个人的爱情,将这段爱情的发生、发展和悲剧性的结尾,同这个封建大家族之间的衰败没落过程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在封建社会的末期有其典型意义,它们是整个即将没落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写照。宝黛的爱情悲剧一方面反映了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与衰朽的封建主义的矛盾,它反映了那个时代最主要的社会问题,是对封建主义的控诉,也是对新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反映和追求。可以说,通过宝黛爱情悲剧来向人们展示封建礼教与制度对人性的扼杀以及盛极必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