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熟知的历史的人,越容易陷入悲观。因为明知历史上所有的兴衰成败总是在不断循环着的必然,却对其无可奈何。就像我在读这套《罗马人的故事》时,罗马帝国覆灭已久,但读到它由盛转衰的过程,还是不免叹息。
当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当然也不会在一个短暂的时期里衰败下去。《罗马人的故事》用了五本书来讲帝国从衰落到灭亡的历史。而第11册《结局的开始》却是由罗马帝政历史上“零差评”的明君马可·奥勒留的治世起笔的。
本书主要讲述了马可·奥勒留、其子康茂德,以及康茂德被谋杀后的内乱期,和其后上台的军人皇帝塞维鲁统治时期的情况。
被后世誉为哲学家皇帝,有名作《沉思录》流传于世的马可·奥勒留,被人们公认为一位贤明的君主,但他历经坎坷的一生被人们认为是“生不逢时”。
在他十九年的统治生涯中,先是东方的帕提亚发生动乱,后是北方蛮族入侵。本来精通哲学思考,不善征战的皇帝带着极强的责任感,拖着病弱的身体长年奔波于战场,最后病殁于前线。古罗马历史学家卡西乌斯·狄奥这样评价道:
以这个人真挚的生活方式,以及贯彻一生的强烈的责任感,如果能遇上幸运的太平盛世就太好了。……但也正因为这样,我才会对他抱有更深厚的敬意。作为皇帝,他所面对的问题都是陌生而艰难的。尽管如此,马可·奥勒留还是以病弱之躯坚持活到了59岁,成功地延续了罗马帝国的生命。
那么马可仅仅只是个生不逢时的悲剧帝王吗?作者盐野七生抛开感性,用理性的思考分析了这一问题,得出的结论是贤帝马可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他不具备恺撒一般敏锐的目光,没有看到时代的变化。
作者认为,帝国的衰败其实从马可的上一代,同为贤帝的安敦尼·庇护时代就开始埋下了伏笔。
安敦尼的治世平稳安定,但无论安敦尼本人还是下任皇帝马可,都基本上呆在皇宫里处理政务,很少去其他地方视察,更没有行军打仗的经验,过于安稳的生活让他们失去了危机感。当危机真的降临时,就变得手足无措了。
如果说哲学家皇帝马可成功地延续了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那他的不肖子康茂德就是导致罗马帝国开始走下坡路的罪魁祸首。贤明的马可为何会传位于资质平庸的康茂德,一直是人们的疑惑,甚至有许多人猜测马可是被康茂德谋杀的。但盐野七生却认为,这是马可怕自己死后无人即位,导致群雄逐鹿,军阀混战的局面而不得已为之的。
康茂德是继卡利古拉、尼禄之后又一位被判处“记录抹杀刑”的罗马皇帝。但至少前两者在帝王的位置上还是表现出了统治欲望的,比如卡利古拉为了博得人们的好感而大肆举办娱乐活动,尼禄计划在罗马中心兴建“黄金宫殿”,还在对帕提亚的外交方面表现出了天赋。但康茂德似乎对政治毫不关心,当政的11年间一直十分消极,除了热衷于角斗士比赛之外,不知道他都干了些什么。
然而将康茂德的消极变为暴虐的,同样是一桩同胞相残的悲剧:皇帝的亲姐姐露西拉因为怕失势而要谋害弟弟,事发后被杀。这样的惨剧发生在以和睦著称的马可·奥勒留的家庭里,连作者都感叹“如果一个人始终在追求正确的人生,可是其子女之间上演着家庭内部悲剧,这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遗憾。”
那之后康茂德开始变得残暴,向反对派大开杀戒,最终也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卡里古拉、尼禄,康茂德,以及后来的卡拉卡拉这些年少即位的暴君其实都有很相似的地方,就是目睹或经历过亲人手足之间的残忍杀戮,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埋下了恐惧的影子。帝王的重担让他们注定远离温情的世界和自由的生活,但或许这样的残酷现实对于这些年轻的帝王来说太难以承受了吧。
康茂德被暗杀后,帝国再次陷入混战。最后,军人出身的塞维鲁登上帝位,他的统治手腕强势,倒也中规中矩,帝国再次迎来了十几年的太平。然而历史总是相似的,塞维鲁死后,又一个“败家子”卡拉卡拉登场,罗马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衰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