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是我一生的功课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151期“矛盾”主题文活动。

被反锁的门

李慧轻轻推开女儿房门的缝隙,想给她送一盘切好的水果。

几乎同时,里面传来一阵慌乱的鼠标点击声,和一声不耐烦的:“妈!我在写作业!”

“天热,吃点水果。”李慧柔声说。

“放门口吧,谢谢妈。”女儿的声音隔着门板,闷闷的,听不出情绪。

李慧端着盘子,站在那扇紧闭的门前,有欣慰,又有失落,心里像打翻了调味瓶。

她欣慰女儿有了自己的世界和隐私,这是成长的标志。

但一阵尖锐的失落感又瞬间刺中了她——那个小时候连上厕所都要开着门、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小女孩,如今用一扇门,把她隔绝在了外面。

她最终把盘子放在门口的地板上,像完成一个仪式。

转身离开时,她心里矛盾极了:

她既渴望永远被需要,又不得不亲手教会女儿如何不再需要自己。这是母爱最深沉的悖论。

“不得体”的裙子

女儿兴奋地从试衣间里蹦出来,转了个圈:“妈,好看吗?”

那是一条黑色吊带裙,裙摆刚好盖住大腿,衬得少女的身材亭亭玉立。

李慧的第一反应是:“不行,太短了。”

话一出口,她就看到了女儿眼里的光瞬间黯淡下去,嘴角垮了下来,她仿佛听见女儿的心里话“你根本不懂”。

那一刻,李慧的内心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作为母亲:她看到的是潜在的危险、外界不友好的目光,她想用厚厚的铠甲把女儿从头到脚保护起来。

作为女人:她心底却有一个声音在轻声说:“她真美,青春真好。我年轻时,也曾渴望穿上这样一条裙子。”

她深吸一口气,把到嘴边的“不安全”和“不像话”咽了回去。

她努力挤出一个微笑,声音有些干涩:“嗯……是……好看。不过晚上穿的话,我们得搭件小外套。”

她选择妥协,不是在审美上,而是在自己的焦虑上。她的纠结,她的保护欲,最终为女儿的自信和快乐让出了一条路。

沉默的晚餐

餐桌上异常安静,只有碗筷碰撞的轻微声响。

女儿低头刷着手机,嘴角偶尔因屏幕上的内容而微微扬起,但对母亲的问话“今天在学校怎么样?”,照例只回应“嗯”、“就那样”、“还行”。

李慧看着女儿低垂的睫毛,一股气恼夹杂着委屈,无声地在她心里翻腾。

她辛苦准备了一桌女儿爱吃的菜,期待的是一场温暖的交谈,而不是一场冰冷的独角戏。

她真想一把夺过手机,命令女儿:“看着我,跟我说话!”

但她没有。

因为她同时看到了女儿眉间的一丝疲惫,那是学业和青春期的社交带来的沉重。

她矛盾了:

一方面,她感到被忽视,渴望情感的连接;

另一方面,她又心疼女儿的劳累,或许这片安静的、属于自己的手机空间,正是她此刻唯一的解压方式。

最终,李慧只是夹了一块排骨放到女儿碗里,轻声说:“多吃点。”

她用一种沉默的关怀,对抗着自己内心渴望交流的喧嚣。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有时就是饭桌的宽度,而爱,是甘心停留在这宽度之间,不言不语的守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