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观察,教学生细看

这是《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第21条。

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有些学校将观察仅仅视为证实教材内容的手段,而忽略了它作为积极智力活动和发展智力途径的重要价值。他认为观察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让知识“活”起来、进入流通领域并在实践中得以运用的关键。复习是学习之母,而观察则是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之母,的确在课堂上我们发现观察力强的学生成绩优异、可能观察力在我们英语课堂上体现的较少,在数学课上会多一些。我觉得数学中的几何就是需要学多观察,观察赋予了他们深入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观察如同植物生长所需的阳光、空气和水,是智能的重要源泉。学生需要理解与记忆的知识量不断增加,而观察能让他们看到周围自然界和劳动中的种种关系与相互联系,为知识的吸收与内化提供丰富的素材。也就是在低年级教育说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应被置于重要位置,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基石,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实观察教育应该从幼儿园就培养了,在幼儿园老师会让孩子们观察小动物的动作,形状,小学语文课上会有观察日记。比如观察一颗大蒜发芽的过程,并进行绘画,加上文字描写。想想我们家俩孩子的这种作业,都是直接看网上的进行参考,一方面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再去观察已经来不及,这说明观察是在平时工作中养成的。

苏霍姆林斯基带领学生在不同时间多次前往果园,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征兆。在白雪覆盖的果园里,他鼓励学生不仅要看,还要想,去探寻大自然的奥秘。学生们在观察中表现出的专注与热情令人动容,他们仔细地观察树枝、树皮,侧耳倾听大自然的音响,每一个小发现都带来无尽的愉快。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让学生亲近自然,更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通过多次观察,学生们每次都能发现新的东西,这培养了他们持续观察和深入思考的习惯。在低年级经受过观察训练的学生,能够明确区分懂和不懂的东西,积极对待词语,甚至能提出有头脑的、令人意想不到的“哲理”问题。这充分说明,观察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特别是在大自然急剧转变的时期,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生命的苏醒与变化,让学生在观察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提升智力水平。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我们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将观察纳入教学体系,作为培养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观察不仅仅是眼睛看,更是大脑想,只有将观察与思考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观察的教育价值。此外,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观察中有所收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窗口,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都在看周围的世界和各种现象,但是看到的事物各不相同,这就是人...
    冯小冯1阅读 3,017评论 0 0
  • 1 复习时学习之母,观察是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之母 2 观察是智能极重要源泉 3 学龄早期的观察训练,是智力发展的必要...
    Langdun阅读 2,854评论 0 0
  • 应该说,我不把观察当做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和发展智力的途径,而只当做证实某些题材和章节的手段。 教学...
    李素品阅读 2,865评论 0 0
  • 应该说,有的学校不把观察当做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和发展智力的途径,而只当做证实某些题材和章节的手段。 教学工作的水平...
    李素品阅读 3,345评论 0 0
  • 应该说,有的学校不把观察当做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和发展智力的途径,而只当做证实某些题材和章节的手段。 ...
    李素品阅读 2,60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