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风波
毕业在即,学习日益紧张。总有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因为抗拒不了手机游戏的诱惑,打着试试看的心态,把手机带到了学校。
这一天,一下收了三个,两个女生的一个男生的,分别是周丽、王倩、朱伟涛三位同学的。按照找个班级的“传统”(我是六年级接触这个班级,搭班老师已带三年,班级有很多约定的规矩。凡事都是这样,过于清晰,既是跳板也是阻碍。)两种解决途径,一种是叫家长来领,一种是学期末考后再说。
收了手机后,本想在群中通报批评一下,后来一想这样做不太好。心想:一个手机不见了,家长肯定会过问,就得明天家长来吧!谁知,我们的这三位家长都是非常有想法的家长,一个都没有到学校来。那无奈,只能走第二种途径。
这不,学期末了。差不多该还手机的相关事宜了。打开抽屉一看,三个手机怎么少了一个。由于是三个手机,所以一时也不能判定是谁的丢了。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我让学生描述了一下自己手机的模样。很快,弄清楚了不见的,正是朱伟涛的这一部。其实作为教师,心里当时挺也是挺焦虑的,因为手机不管好坏,他在学生的心中毕竟还是属于一个比较大的物件,其次,老师收手机本来是好心做好事,但由于保存不到反遭丢失,确实也有老师的过错。但是三步手机放在一块儿的,并用红领巾遮盖,前段时间查看还是在的。所以可以断定,丢的手机很可能是人为,而非横祸。但是我对于为朱伟涛这个孩子的印象还是挺好的,阳光、帅气、活泼、开朗,不像是那种会偷偷摸摸的人。但是猜测毕竟归于猜测,还是得调查一番。
于是当时我叫来了朱伟涛同学,正值下午放学之际,叫了来朱伟涛,我在他面前打开了抽屉……“哎,我的手机怎么少了一个?”继续翻找……“不对呀,我就是放这里了,上次看还在。”“哎,本来想着学期快结束,准备把手机还给你们呢,这怎么找不着了,这怎么办?”……“老师,要不你先找,我妈妈说让我40之前必须到家。”“好的,那你回吧,路上慢点。”孩子走后,我把抽屉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思考后,觉得还是得先和家长沟通好,说清楚事情始末。
和家长沟通后,发现家长对我评价还是非常好的。虽然见面次数少,但是家长从孩子口里,听到了关于语文老师孩子的喜欢与佩服,也看了孩子的成长与变化。有这样的基础在,班主任工作自然好做。家长了解情况之后,在我的建议下,当即表明等回去好好与孩子沟通,好好询问手机的下落。
为了不让学生有心理压力而不说真话,当即我就向家长表明观点:放心,如果此事真和孩子有关,咱们不批评、不指责,也不追究责任,更不会后期因为有这样一件事对孩子有什么不好的看法。因为在我看来,宁可折损一部手机,也不能让学生因此养成做错事撒谎过关的恶习。家长听后,倒是十分的感动与敬佩。感动遇到这样一位不一样的好老师,感激遇到一位教育有法的好班主任。作为教师的我们,可能这样的称赞听的很多,但是每听一次,也有常听常新的快感。这,应该就是心与心的距离。
一调查,真还有意外收获。原来……是他。
(未完待续)
202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