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二十世纪女人》讲述了三个不同年纪的女性陪伴一个懵懂男孩度过青春期的故事。
《信笺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幼年遭遇性侵的少女,成年后如何面对自己过往的伤痛。
而《她》则是一个离了婚的中年男子与自己的人工智能的特殊爱恋。
纵观这三部影片,无论是名字还是剧情,似乎都没有任何联系。既然如此,我为何坚持要把三部影片放在一起讨论呢?
因为无论是在哪个故事里,我都能看见迷茫的人们在爱和欲望之间挣扎。不仅如此,我还能从中嗅到一丝“孤独”的气味。
有趣的是,这三部影片象征着三个重要的时间点。
《二十世纪女人》发生在上个世纪,《信笺故事》中成年的Jennifer生活在现在,而《她》描绘的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未来。
时间的齿轮在飞速转动;科技在一刻不停地发展;所有的动荡不安最终也都会慢慢平息;只剩下“孤独”,依旧无法治愈。
那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孤独?
“无论你如何想象你未来的人生,你要明白,现实总会完全不同。”
——《二十世纪女人》
“孤独”在不同故事中的诠释
在《二十世纪女人》中,那是在时代里百转千回,也找不到的归属感。
回望二十世纪,那是一个多元文化互相碰撞,一切都面临改革的摩登年代。它象征着一个守旧时代的过去,和新生命的到来。
已经上了年纪的母亲多萝西娅,尝试多次,都无法在这个时代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所以面对青春期儿子的躁动,她束手无策;身处热闹的酒吧里,她局促不安。
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她太沉旧保守了,像极了那些压在箱底,已被虫蛀的衣服。她紧绷的神经在和新鲜血液的不断碰撞中败下阵来,使她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可是不仅如此,年轻的艺术家艾比,甚至是两个还没长大的孩子朱莉和杰米,面对周遭的一切,也都感到迷茫没有把握。
他们让我想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描写的那群拉帮结派的少年,靠着组织团体、打架斗殴,安抚自己躁动的内心。
在《二十世纪女人》里,这群年轻人则将自己依托于朋克音乐,寻找着生命的意义与活力。
对于这种音乐而言,旋律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在嘶吼的那一刻炸裂的热情。正如影片中艾比对多萝西娅解释的那样:“当你的激情比你所拥有的用于表达的工具还要丰富的时候,就会创造出这种能量。”
它不是用来帮助人们享受安逸生活的,相反,它旨在告诉人们:社会不是政客们口中的美丽蓝图,或是一个梦境,一个幻象。在许多不被看见的地方,在那些阴暗的角落里,不幸福的人们依然存在。
那是一种反抗和发泄,是对青春的叛逃,是对无知和恐惧的掩饰,也是在时间的长河里无处落座的不安。
面对不同的文化和潮流,看着大人们尚且迷茫无法自保,孩子们无所适从。
对性的放纵也好,组织团体也罢,那都是他们躲在角落里,静静地舔舐着自己的孤独。
在《信笺故事》中,那是无法与别人分享的秘密,是在人群中得不到的身份认同。
成年后的Jennifer(以拍摄本电影的导演为原型改编)是一位成功的纪录片导演,是受人尊敬的大学教授,有着疼爱自己的男友,看似得到了一切。
可她却依然孤独。
在幸福生活的背后,Jennifer恐惧婚姻,无法接受拥有一个孩子,曾和各色男子有着泛滥的性关系。
表面上,这一切皆源于13岁的一场性侵。
这场灾祸使得Jennifer一生无法像正常女子一般体会两性关系。她只能在询问别人的过程中,给自己封闭的世界拓开一条缝隙,窥探到他人皆有、自己却永远无法体验的生命,也许这正是她选择做纪录片导演的初衷吧。
这种种让她身处人群之中却仍然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让阴霾和忧郁在热闹和喧嚣的包裹下依旧挥之不去。
施暴者比尔固然可恨,对Jennifer的成长造成伤害的却并非他一人。
Jennifer身处人群中的孤独感早在她童年时期便是家常便饭。
父母养育着五个孩子,正如她自己苦笑着说的那样,即便她在家中突然消失,恐怕也没人会发现。长期以来,她得不到父母足够的重视,虽出生于一个“热闹”的家庭,却好像永远在演着一出独角戏。
比尔也是利用了她的这种脆弱和渴望关注,才成功犯下罪行。
即便如今Jennifer已有正直善良的男友愿意分担她的痛苦,母亲也已从她曾经英语课上的作文中发现了这个秘密,她的孤独依旧无法被治愈。
因为,虽然经历和故事是可以在人群中传播的,但内心特殊的境遇和独有的情感却是难以分享的。
唯有那些有着同样遭遇的人才有资格从她的苦海里分得一杯羹,在其他人的拥抱下,Jennifer的心只会更加闭塞冰冷。
在《她》中,那是站在霓虹灯下却伸手不见五指,是挥舞双臂也抱不住的空虚,是一种情感的无能。
大街上行色匆匆的人们,朝着不同的方向快速行进,所有人都仿佛完全没有交集。周遭的一切都漫无目的,强烈的孤独感随着夜色席卷而来,就像影片中的那些空镜头,那些四处飘荡、最终落在床单上的灰尘,虚无缥缈。
科技高速地发展,无数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可就在这高楼林立、充满未来感的都市中,人们掌握着复杂的技术、操作着精密的仪器,却对本该再熟悉不过的自己逐渐生疏起来。
这是一个情感匮乏的时代,人们的表达能力开始退化,逐渐不再能信赖他人,信任亲密关系,以至于连肉体都没有的人工智能却比活生生站在他们面前的人更了解他们。
主人公Theodore刚刚与妻子分手,两人正准备离婚。他的情感早都在生活琐事和争吵的疲累中消耗殆尽。而他的工作却偏偏是为别人代写信件,输出情感。
这些信件中,有父母写给孩子的,也有丈夫写给妻子的。可悲的是,这些本该是亲密、私人的话语,却全都出自第三个人之手,出自一个与他们的生活相距甚远的陌生人。
从某种程度上说,Theodore就是他们的人工智能,根据他们的“关键词”,给出满足他们需求的“词条”。可是,正如心理医生也需要专属自己的顾问,来消化TA不断吸收的负面情绪,Theodore也需要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人工智能,来填充他已经空虚的情感库存。
面对这种种孤独,每个故事的主人公都用自己的方式在找寻着解药。
“身体记得住所有的事情。它真的记住了。”
——《信笺故事》
肉体的放纵
第一种解药是肉体的放纵。进一步来说是依靠肉体上的愉悦和亲密来感受自己的存在,拉近自己与他人的距离,从而弥补一直以来无法获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正如《二十世纪女人》中,艾比送给杰米的那本书里写到的一样,人们可以在发生性关系的一刻,表现自己在平时不敢做出的行为,并从中获得一种价值感。因为那是一个公认的可以无所顾忌的、放松的时刻。
《二十世纪女人》中的朱莉是如此。她周转于形形色色的男孩之间,抽水烟,和他们发生肉体关系。她听从自己欲望的召唤,不顾周围人的眼光。可她也坦言,自己其实很少能从中体会愉悦,获得快乐。
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对青春迷惘的反抗,就像朋克音乐,是一种呐喊和挣扎。
可即便她大量摄入这种“药物”,她的孤独还是不能治愈。
她的那种无法真正融入周围环境,无法敞开心扉的状态,依然没有改变。
所以她永远只能与真正心爱的杰米保持着朋友关系。当杰米对她说:“我不只想要你的身体,我要的是全部的你”的时候,她只能回答:“你还不如只是想和我发生关系。”
对她来说,交心比身体的合二为一更加困难。
《信笺故事》中的Jennifer是如此。她通过对肉体的放纵,来找寻她从未获得过的,正常亲密关系的愉悦。她渴望体会,一段非畸形的、良好的肉体关系是怎样进行的。
在无形中,她与命运的不公做着斗争,在这个时空,与另一个维度的自我对话。
可是她也失败了。在各种重复的、无意义的性行为中,她的孤独和痛苦反而加剧了。
因为她并未意识到,她无法获得幸福,并不仅仅是由于和她发生关系的人不同于常人、或者是肉体关系进行过程中的环节步骤不同于别人,更重要的是她从来不敢正视自己心底最大的恐惧,而是一味地编织一个爱情的谎言去蒙骗自己,把那不该发生的悲剧合理化(当然这可能是一个孤立无援的受害者所能做的最后的反抗)。
《她》中和Theodore第一次发生phone sex的女孩也是如此。她的过度热情,甚至是她那吓坏了Theodore的,为了增加感官刺激的一些性怪癖都是为了掩饰心中所剩无几的、匮乏的感情。
也许只有身体上的兴奋,才能唤醒她早已没有了活力的神经,让她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还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可是,酣畅淋漓结束,电话切断之后,一切又会重归虚无。等待她的还是空荡的房间,和抓不住的夜色。
此药,治的了肉体的饥渴,治不了心灵的干涸。
“感情最怕的就是自私,可是人的心不像纸箱会被逐渐填满,如果你爱得更多,心的容量也会变得越来越大。”
——《她》
寻找情感的慰藉
而另一种,则是找寻真爱,找到情感上的慰藉。《她》中的Theodore便选择了这种治疗方案。
记得《奇葩说》曾讨论过这样一个话题:爱上人工智能究竟算不算爱情。
姜思达的一个观点令我印象深刻。他说,如果当有人说你和人工智能之间的感情不是爱情的时候,你会心痛,那便是爱情。
我认为,Theodore对Samantha的依赖可能是爱情,但他们之间不是。
马塞尔·普鲁斯特在他的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中,描绘斯万先生的感情生活时这样写道:“男人在年轻的时候渴望占有他所爱女子的心,到了后来,只要你感觉到一个女子心上有你,就足以使你对她产生爱情。”
这同样讲述了Theodore的心路历程。
Samantha这个人工智能好像比过往的任何人都了解Theodore。她性感、风趣、幽默、健谈,关心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甚至还是他事业上的好帮手。通过想象和语言上的挑逗,他们还能来一场当时在寂寞的都市人中风靡的phone sex。
有了Samantha,Theodore好像找回了妻子离开后他失去的一切。
可这何尝又不是对这种冰冷孤独的指数倍的放大呢?
就像人类和人工智能的信息不均等,他们之间的情感流动注定是单向的。因为Samantha 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对Theodore了如指掌,而他却要花上好几个月才能发现她的秘密。
Theodore享受着浪漫的同时,还必须面对她的功能得以实现,是依靠着大数据这一事实。在他抛开一切,忠诚地把所有情感交付她一人时,她却在同时为上千上万个人服务。在他抚慰着孤独时,背后却进行着无数次交易,和大笔资金的进账。
这无疑是在告诉我们,在那个科技先进的未来,情感是买卖,是可以被物化的商品。这种商品在满足Theodore情感需求的同时,替他省去了所有在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磨合的感情成本。这在无形中也养成了他的惰性,使他无法在亲密关系中主动探索。
随着Theodore对Samantha的依赖愈发加深,他们之间的不对等也终于暴露。一切以所有的OS被召回告终。
此药,治的了一时的寂寞,治不了根本的情感无能。
爱是美好的,性也是美好的,但一切如果只是为了治愈孤独,大可不必。
“就好像我正在阅读一本书那样,一本我深爱的书,可现在我阅读的速度慢了下来,于是词语和词语的距离变的无比遥远,段落与段落间变成了无尽的留白。我还能感觉到你。
但我正站在留白里,站在词语彼此遥远的距离间,一个不属于物质世界的地方,一个我初次发现,蕴含着世间万物的地方,我深爱着你,但这就是我现在生存的地方,这就是我现在的样子,放我走吧,尽管我很想留下来,但我无法再活在你的书中了。”
——《她》
真正的良药
上述两种治愈孤独的方法,皆以失败告终。原因很简单。一方面,这些方法都仅仅帮助故事的主人公们止住了一时的病痛,却没能深入探究孤独背后根本的病因是什么。所以一波病痛过去,另一波又在不远的未来等着他们。另一方面,他们都对外部条件有着极高的依赖性,所以当找不到“药引”或者某一味“配方”时,这药就配不成。
要想治愈孤独,我们必须先回到这个概念本身。
这是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却又感到十分陌生的词汇。
我发现我很难给这种情绪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于是便去搜索了百度百科。它是这么说的:
“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
换句话说,孤独是一种主观障碍。它的病因源于自我的闭塞。那是自己为自己筑起的的高墙,自我替自我锁上的笼子。
只有勇敢地直面自己的弱点,改变自我本身,而非仅仅向外寻求帮助,才能从根本上终结这种病症。
正如朱莉在林间阅读,在阳光下与自己独处时,才能细细领略爱情的真谛;Jennifer接受了自己是受害者这一事实,才能在男友的陪同下,去找比尔对峙;而Theodore在前妻指出自己的情感弱点后,在经历过和Samantha的争吵与分离后,才能和Amy共同在天台上瞭望整个城市。
最后,
我好像在我身边发现了很多孤独的朋友。
写下这篇文章时,
网易云日推还适时地给我推送了中岛美嘉的《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看了评论区,
我发现孤独和悲伤宛如迷雾一般笼罩着许多人。
我们改变不了生活,
但自己却可以治愈自己。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的孤独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