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外排队看时,遇上这么一个场景,我无心偷听,只因就在她们旁边,实在没法不听到她们对话,听了真的感触良多。
一位年轻妈妈和一位老人带着一个孩子在外面等候。刚开始老人带着小孩在一旁玩耍,年轻妈妈就在另一旁可能忙着工作上的电话吧。一会儿,年轻妈妈忙完后就问老人:“家里煮好饭了吗?”“煮好了粥。”年轻妈妈接着问:“那炒好菜了吗?”这时,老人迟疑了会答:“没有,不是来接弄(小孩的地方音)吗?”这时,年轻妈妈声调突然拔高了,一连串的质问:“那你来这干什么?你没把午饭做好来这干嘛?待会办完事了,两点又得回学校,还有时间吗?不是叫你十一点做完饭再来吗?”老人弱弱的回声:“我不知道十一点,我以为轮到号了。”“不知道,什么不知道,打电话跟你说过,也发过信息,微信。不知道,挂十一点的号,你来那么早有用吗?来这还不是玩手机。”年轻妈妈更高声的质问。我们周围的人只能偷偷看了一下,不好直视。因为我就坐在老人旁边,就听到老人低声支支吾吾的答:“嗯……嗯,我……”还没等老人说完,坐在对面的年轻妈妈就立刻说:“你回去吧,不用在这了。”老人问了句:“那中午吃……”“我带他(小孩)外面打包吃,还能怎样。”然后又不停地抱怨老人。老人就无奈离开。
我实在替老人无奈,我抬头看了看刚离开的老人。正好看到老人走到电梯,然后又往回走但走几步看了看年轻妈妈一眼又往电梯处走去。这时的我真的思绪万千。
我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这种情况怎么看都不是宝了。在公共场所可以完全不顾周围人的眼光,也完全没考虑过老人的自尊,直接的大声的指责,各种嫌弃。可想而知,老人在家的地位更不用说了。我不知她们之间的关系,但哪怕是雇佣关系也有最起码的尊重吧!更何况怎么看都是亲人关系的。
现在社会在很多家庭都这样吧,年轻夫妇在外忙工作打拼,把小孩留给老人帮忙照看。也许觉得这是很正常不过的事吧。也许我没成家还没有小孩,不能很好了解老一辈跟年轻一辈怎么相处。但是老人对照看疼爱是出自亲情而不是理所当然,老人没有义务含辛茹苦抚养我们长大还得帮忙照顾孙辈。当老人照顾孙辈是,我们更应该懂得感恩,也要尊重他们。
父母辈可能年纪大了,很多事情不能像年轻一辈那样,做事利索,行动方便,也很难快速跟上社会的步伐。所以我们要去包容体谅,最起码尊重他们,不要把他们的付出当理所当然。
以前,我也曾是比较叛逆的人,特别是小时候,天天跟父母吵。后来,我上学路上看到一位老人在垃圾桶旁翻找食物吃。当时就想着,那老人难道没有孩子吗?不是养儿防老吗?那么大年纪不是在家享清福反而三餐不饱。再回想一下自己,顿时醒悟了。真的!当时真的如醍醐灌顶一样,我不能再叛逆,父母辛苦工作养我们,我没能力分担怎能再顶撞他们呢!也就那样“百事孝为先”成了我的不变原则。
我现在都特别的自责自己的无能,别人都说三十而立,我却没能力给父母提供更舒适的生活,反而还要他们为我担心。所以,看到那样的场景,感触特别深。
父母辈陪着儿女辈长大,同时,他们也是希望儿女能陪着他们老去。小时候,我们是父母心中的宝,长大了,我们也应该把他们当我们的宝的!
也许是我们家,整个家族都特别注重孝道吧。我说的不是愚孝,说的是对长辈尊敬孝顺。所以“百事孝为先”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