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十月!

今天是国庆小长假后的第一天,也是十月师生交往的开端。让我们在故事中,回眸九月,欢迎十月!

故事之一:从互不认识到准确识人

九月第一周,为能够有效师生交往互动,要求一年级所有班级都指导学生做好席卡,放置于自己桌上;一周以后,为促进老师能够尽快记住每位学生,建议老师们提醒学生在中秋节前把席卡都带回家去……

如此这般,九月还没结束,老师们准确认识每位学生,目标已基本达成。但是,学生之间,仍是不行。每次,发放书面作业,都是一件比较伤脑筋的事情。因为放眼全班,能够把簿本上的姓名与同学本人准确链接的,微乎其微。

过了一个国庆小长假,情况怎样呢?今天是小长假后第一天到校,在反馈课前准备工作时,暗暗做了个小实验—将整个九月以表扬为反馈方式的检查,调整成了集体认人。我从后往前逐排指,全班同学集体报出这排同学的名字。结果,准确无误!从孩子们几乎没有迟疑且整齐的声音中,听出了经历整个九月,师生以及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成果。非常兴奋地以为,这是十月给与我们的良好开端!

故事之二:那个要给我送书签的男孩,回来啦!

因为办公地点与上课地点分在两处,所以为不影响上课,我总要提前至少10分钟到达中学部,走进班级教室,坐在孩子们身后。一边观察孩子们在其他课堂上的表现,一边做些专业性的阅读。下课的时候,孩子们总会围拢到我的身边来,好奇地问我,华老师,您在看什么?

有一次,先折页,再合书的动作,被个子小小的小李同学看到。孩子当即指出:“华老师,您这样合书,会把书留下印子的!”

说完,又用毋庸置疑的口气告诉我:“要不这样吧,我家里有很多书签。我今天回家自己给您做一个书签,好吧?您要什么样的书签?”

很想知道孩子会做出一个什么样的书签,于是,也高兴地回复:“好啊!谢谢你!你做什么样的书签,老师就喜欢什么样的书签!”

孩子引导我想象:“华老师,我们小区里有很多树,有很多落叶。我帮您选一个最大的树叶,然后做成书签,好不好?”

“当然好啊!”

“那华老师,您还想要什么样的形状啊?”

还没等我想好,孩子再次果断决定:“我知道啦!就那种长长的、扁扁的形状,您喜欢吧?”

孩子,你已然决定,老师,自然无意拒绝。

“好啊!那你明天可以带给我吗?”

“我今天放学回家就做,应该可以!”

“我还可以喊上我爸爸一起!”

……

我的记忆力并不是太好,但是无奈内心着实特别期待一年级孩子亲手制作的书签。于是,第二天是星期五,我比平时又整整提前了30分钟到达班级教室,赶在前面一节课还没开始,找到小李,问他要前一天已答应给我的书签。

孩子有点抱歉地看着我:“华老师,我昨天没有来得及做……”

然后,又像是想到什么似的,眼睛一亮,大声说:“不过,我想好了!明天就是星期六,后天就是星期天了!我正好可以在家做书签!华老师,我周一带给你,好不好?”

说完,更像是自言自语地再次确认:“嗯,我周一 一定可以带给您!”

事已至此,还能有其他办法吗?只能静待周一。结果,那个周一是中秋三天假期的最后一天。等到周二早晨,走进班级教室,却没能看到这个小男孩。

就这样,直到九月结束,都没能在那间位于一楼的一年级教室里看到这个对我读书折页不满意,要亲手给我做书签的小男孩。

十月已经开启,充满希望,还有惊喜。今天早晨走进班级教室,就听到一声清脆的“华老师,我回来啦!”循着声音,看到这个久违的、真的有些想念的小男孩。手里正拿着做好的书签。


要给我送书签的男孩,回来啦!时光,真好!十月,你好!

故事之三:国庆小长假,你还做了些什么?

今天是国庆小长假后第一天上课,计划让孩子们交流交流各自假期里的见闻。有孩子说,我去了外地,但是,我并不是每天都在玩,妈妈还让我每天写作业和阅读。有孩子说,我一直在南京,哪里都没有去,我想了想,也没有什么特别有趣的事情……

这个小长假,每个孩子有不一样的经历。有些有心,能够借助语言回顾和分享。还有些呢?尚还不知道在脚踏实地的同时,也要仰望星空。提醒着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引领工作。

说出来的见闻是孩子们的体验,于我而言,也是珍贵的礼物。而在今天,收到的礼物当中,还有一份有其与众不同,那是爷爷、奶奶带着孙女一起制作的手工作品。是一个升旗台。这个升旗台上的国旗还能借助细线手动地升和降。我想带回办公室珍藏,但是,怕路上压坏,只好放在教室后面的书柜里。


早晨在东门外爱心长廊下,陪学生晨读,在《基础教育课程》上看到一篇文章,题为《假期长作业设计的区域探索》。其中,谈到融合式作业和分解式作业。在谈到融合式作业时,提到“融合式作业强调将‘五育’融入同一个项目、任务中,多角度协同育人。如‘制作一个有艺术质感的模型’作业设计,将德(彰显体育精神)、智(思考、辨别、判断)、体(展现体育科学)、美(符合美学感观)、劳(动手制作)汇聚于同一个任务中。”

联系到祖孙三人共同完成的这个升旗台作品,恰恰就是一份非常有意义的、符合国庆主题的融合式作业。老师没有想到,家长已带着孩子完成。家庭教育,不仅与学校教育并肩,更是走在了学校教育前面。

十月,有惊喜,也有压力。而这个压力,便是我们要努力工作的动力。

故事之四:挑战,一直都在!

十月的动力,不仅来自想在前面、做在前面的家长,还有源于尚未破题的挑战。

小潘同学一年级上册整本数学书以及配套的补充习题都已经全部完成。上课时,能端坐在自己座位上的有效时间还不能达到20分钟。怎么办?

十月第一节数学课,在其离开自己座位的时候,走到教室后面喊住他,问其想法,这个孩子又表现出着急想要回到自己座位去……

九月,曾经有效的办法,貌似并不能持续。接下来,怎么办?

在九月那场“课堂向未来”的区域课堂模式启动仪式上,董主任提出来的要照着人教,一直在脑海中盘桓萦绕。



整场花絮

怎么样“照着人教”?与这个孩子的交往正是对这个问题如何应答的一个生动案例,需要老师以及家长共同地坚持学习和不懈寻找。

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再度颁给法国作家,难逃“十年之内必有一名法语作家获奖”的、不知是偶然还是必然的现象。获奖者安妮·埃尔诺女士说,是写作拯救了自己。这个十月,希望我们都能继续与拯救自己的人在一起,做能够拯救自己的事儿。于我而言,那就是与这些孩子一起,被提醒,被感动,被考验,被惊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七色花家人们: 大家好。在斗转星移中,九月已在我们猝不及防里过去了。回望七色花们走过的九月,俨然挂满了沉...
    张毛丽阅读 3,157评论 0 2
  • 一场旅行 十月是从八天的假期开始的,温州-成都-重庆 第8天回温州。在成都受到堂弟庚钘的款待,感谢他花时间带我吃火...
    dear欢欢阅读 3,114评论 1 1
  • 文/熊猫老师 九月开学季,忙忙碌碌,就这样结束了。 —1— 九月,跟接手的新班级熟悉了起来,孩子们质朴可爱,每次上...
    熊猫YKZ阅读 3,142评论 1 2
  • 八月十六日,迎来了生命中我的第六波弟子。虽然已经是一位工作十五年的老教师‍,可还是对即将接手的小豆丁们充满了期待。...
    羊角辫儿阅读 3,688评论 0 2
  • 九月,是秋高气爽的季节,九月,是硕果累累的季节。在这美好的季节,我也收获了开心果一枚。 这个九月,意义非凡,小宝入...
    林溪jn阅读 2,60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