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这么多天来一直在想,却没写出来的一些话。
想告诉你,最近我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件大事——我最爱的爷爷去世了。
2019年10月27日的晚上,我刚开心地发完公众号的新一期推送,第二天早上就接到家人急匆匆的电话,告诉我昨晚爷爷走了,接完电话的我整个人都懵了,恍惚却不敢相信。
当天中午,我急忙赶飞机回到家。爷爷出殡,亲戚们排着长队送爷爷上路,我们正缓慢地走在路上,突然间一声哀嚎: “爹啊!我的爹啊……”声音凄惨无比,哀婉激烈,响彻整条道路。我回头一看,我的姑姑正一脸悲戚地叫喊着,痛苦不堪的表情,伴随着撕裂的嗓音,面部朝天,嘴巴大张,眼角的泪水顺着脸上被岁月打磨的皱纹哗哗地往下流,旁边的亲戚一路搀扶着姑姑,泣不成声地向前走着。
我的心一下子被这个画面震颤到了,这是从小到大,我第一次经历身边的亲人离世。我怎么也没想到,平时乐呵呵的爷爷,一下子就这么没了,从此只留下了奶奶一人。
回想起上次过年回家,爷爷还坐在客厅和我有说有笑的,谁知下一次回家,只看到爷爷静静地躺在那里,怎么叫都不会再起来了。
我望着爷爷之前坐过的椅子发呆。
我也知道,生老病死是人必须要经历的事情。可真正经历了一次,我的内心便无法平静,就像被深深地扎了一次。我对摄影的狂热追求,仿佛与现实的世界严重脱离了,就像正在云端独舞,却突然被拽下地面的感觉一样,透彻而深刻。
坚持了那么久的摄影,终究敌不过一场生死离别对我的冲击。摄影源源不断带给我的旺盛生命力,赋予我生命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我一直以来向前冲的那股劲头,刹那间全都没有了,我突然被打击得溃不成军。
现在的我,耳畔时不时还会响起这撕心裂肺的哀嚎,脑袋里回想起姑姑脸上痛彻心扉的表情,这个画面,实在是太悲凉了。让我无数次想起,让我无数次心酸。
这让我不禁感慨人生的悲凉底色,直面人生必将走向死亡的事实,并思考活着的时候,我应该如何走下去。
02
我一下子陷入了迷茫的“空白期”。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我开始了对生命意义的求索。
从宇宙的眼光看,个人的生存稍纵即逝,没有任何意义。以前,我一直追求的是“诗意地生存”,想为本不具有意义的生活赋予意义。
然而,在真正的生老病死面前,我觉得一直努力追求的诗意,也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于是我退缩了,生命仿佛一下子停滞不前了,就如同泄气的皮球一般,静止不动了。电影和画展懒得看了,音乐懒得听了,照片也不想拍了。感觉一切都毫无意义。
这种无意义感带来的丧,这种对生活失去兴趣和热情的状态,给我带来了巨大的空虚感和无力感。
03
于是,我开始了对自我状态的审视。
当我站在旁观者的眼光,真正审视这20多年来的生活时,我发现,生活好像一直都充满着焦虑。
从小到大,小到每场期末考试,大到人生道路的抉择,我一直都在焦虑。
小学时,焦虑数学学不好;中学时,焦虑成绩排名不靠前;大学时,焦虑考不上研;研究生毕业了,焦虑找不到好工作;工作了,焦虑找不到理想中的爱情……
我时刻都在为下一件事情所焦虑,而在生死面前,连我的焦虑,也显得毫无意义了。
因为我发现,不管焦虑与否,该考的试,终究要考;该找的工作,也照常要找,焦虑并没有打乱正常的生活节奏,就像爸妈的焦虑并不能阻止病魔把爷爷夺走一样。
它除了让我紧张兮兮,惴惴不安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该来的还是会来,那为什么还要在焦虑中惶惶不可终日?
04
2019年的最后一天,我觉得好累,我早早上床,什么都不想,沉沉地睡去了,我想把一切痛苦和焦虑都忘掉。
2020年的第一天,我醒来发现,这天的阳光很明媚,世界还在照常运转,我的状况也没那么坏。
一切仿佛崭新如初,上天仿佛又重新给我注入了活力。
我走出家门,站在城市中熙熙攘攘的人潮里,耳边的世界是一片无声的嘈杂,我对自己的内心发问:
新的一年到来了,我难道还要这样颓废下去吗?
我的答案是,不可以。
05
我给自己买了张电影票,去看《亲爱的新年好》,想给自己鼓鼓劲。电影中的白树瑾在十年北漂的路上,突然遭遇事业停滞,母亲的病情也突然加重,但幸运的是,当她抛弃一切回到家时,孱弱的母亲却坚持鼓励她回北京,去重拾自己十年之前的梦想。
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女主那样幸运,可以再一次不顾一切地追逐梦想。
我从影院出来,从楼上往下看商场里的人流,仿佛在用上帝视角看着每个人,看他们漫无目的,来去匆匆,不知从哪来,也不知归处。
生命像一首歌,优美凄清,有时有一个听众,有时有一大群听众,终归曲终人散。匆匆几十年后,每个人都会在这个世界上化为乌有,归于尘土。
无论是这场电影的触动,还是生离死别的现实,我猛然觉得,人活一辈子,如果有梦,有想做的事,那就勇敢去做吧。因为有些事,如果现在不去做,那这辈子可能就没机会了。
06
人生苦短,生命无常。
生活就如文章开头的音乐,在重复单调的平淡中,惊喜和意外,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当短暂的高潮褪去后,一切又归于平淡,然后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循环,直到生命的尽头。
只有那些刻在心灵深处的美丽印记,证明我们曾经活过。正如荷尔德林在《远景》中所描述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葡萄闪闪发光。那也是夏日空旷的田野,森林显现,带着幽深的形象。高空的光芒照耀人类,如同树旁花朵锦绣。”
既然众生皆苦,那么更应该在无意义的生活中找到人生的乐趣,苦中作乐,才能在苦中一点点长出嫩绿的芽,达到体现出生命意义的“更高的自我”。
我们应该勇敢、乐观、努力、坚强,这样才足以拥有与这个世界平等对话的权利。不然还没被世界打败,自己就先倒下了,这样岂不是对生命的辜负,岂不是太亏了?
07
生与死,是自然的两种状态,焦虑与泰然亦是。
人有悲欢离合,我们生活在现实的场景里,自由和快乐常在,但痛苦与焦虑,也是生活的调味剂。就如同酸甜苦辣,无论哪一味的菜品,都有它独到的配方。
我们不是生命的过客,更不是枯槁的草木,而是生活的品鉴师,是生命价值的缔造者。任何人生经历,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像陈酒般历久弥新。
痛苦终有一天会释然,温暖会随你我前行,请一直热爱,一直珍惜。也许生活中有很多未竟的理想,也许现实残酷,每个人都有可能处于人生的低谷。
但无论如何,请千万不要弄丢对自己的信任、对他人的善意和对生活的希望。这些才是漫漫人生路上,最珍贵的东西。
愿你我都能够不忘初心,并不遗余力地奔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