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北仑格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读书会 张镇 第二部分 直接为经营服务的会计学之实践(盛和塾经营问答) 经营问答一:有关先期投资的思考
在本书的第二部分,稻盛先生很贴心地给出了几个实例的问答,来将本书前面所讲的经营哲学具体融会贯通到具体的真实的案例中,给我们更直观的感受。
今天读的《经营问答一:有关先期投资的思考》,这个案例非常接近我们的生活,是关于先期投资的思考。案例中提问者,是一家汽车经销商,有50名员工,15名销售人员。在市场大环境低迷,利润逐步降低的情况下,仍在思考如何突破。突破就需要先期投资,投资新的销售据点,无疑是最大的投资,提问者考虑到销售业绩的不确定性,对较大金额的固定资产投资还是谨慎,不敢贸然进行。提问者想到是增加销售人员这个方案,但是销售人员并不是人员到位就能完成销售,顶尖的销售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比较现实的方法就是培养年轻人,通过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有可能2-4年的培养才会成熟,意味着公司要每年持续增加承担学习期人员的费用,不一定能转化成利润。但是不进则退,前进就需要先期投资,投资又需要增加费用,还不一定有利润的增长,这个难题确实困扰着经营者。
稻盛先生在回复中强调,确实要“警惕固定费用的增加”,涉及固定投入费用的增加,都容易警惕,关于人员的增加,特别是间接人员的增加,容易忽视,其实更需要经营者警惕。上面实例中,因为销售人员是能直接卖出产品,实现销售额和利润的,他们属于直接人员。但那个公司原来50人编制中,只有15人是直接人员,35人是间接人员。如果增加直接人员的同时,也增加了间接人员,那直接人员需要负担的间接人员费用没有减少,就是说经营中的费用没有减少,在销售额增加不大的情况下,费用又在增加,那利润肯定要减少了。所以稻盛先生强调要严格控制间接人员的增加,要想法设法去降低间接的费用。彻底贯彻“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的原则。
稻盛先生还讲到要看利润率,而不是单单看利润,只有利润率增加了,才是真正的增长。利润率要作为经营的目标,保住这个目标的前提下,再做投资,才能有所收获。我们经营过程中,控制了费用的前提下,增加销售额产生的净利润就会变设计的高,因为踏破盈亏平衡点后,毛利率和净利率的差值就会减少,进而增加了总利润率。其中最大的前提也是费用的控制。
稻盛先生也谈到事业的扩展要注意机会,也跟我们的经营理念是吻合的,我们也认为,在公司经营状况好的时候,就要居安思危,考虑新机会新契机新发展,在保证现有事业利润率的前提下,要把握发展时机,毫不犹豫,迅速出手,就像我们将要向电动工具方向发展,要为公司后续的长远发展积蓄能量。我们说最好的成长机会来自于最健康的经营状态,自有资金充裕,经营体质健康,这个时候一定是一个事业成长的好时机。
“先要稳固脚下的根基,提高利润率,然后再考虑投资”这句话需要贯彻到我们的经营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