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缝很宽,时间太短。
不经意间八月已经结束,空气中已经充满秋天的味道。
这个月读了6本书,写了4篇书评,看起来还很充实的样子,但是自己心底清楚,还是有许多时间花在了不应该的事儿上,比如月初铺天盖地王宝强的新闻,导致我又刷了一遍《士兵突击》……
“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好好活。”
然而刷电视剧恐怕不是什么特别有意义的事儿,真是蜜汁尴尬。
闲话少叙,进入正题
1《结网》
这本书的书名很很有意思,让我想起“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话,我们读书、学习、工作、与人沟通、不断的反思和能力提升,就是这样一个结网的过程,这张“网”是我们的难以被取代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别人抢不走的“铁饭碗”。
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样,《结网》也是一本产品经理入门书,但前一本书提供的是一张地图,让每个人都能拿来参考自己所在的位置,有什么不足;而后一本书更像一条参观路线,由作者从头到尾带你参观一遍一个产品从0到1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产品经理到底做了哪些事情。
所以,如果你对产品经理这份工作感兴趣,不妨两本一起买来对比着看。
《人人》和《结网》两本书,都提到了“产品经理改变世界”,也许做出一款优秀的产品会给人带来改变世界的成就感,就像医生每抢救病人成功一次,就会有和死神搏斗胜利的成就感一样。但我更关注的,还是如何通过修炼来改变自己。
2《别告诉我你懂PPT》
如果你是PPT高手,这本书根本没必要看。
相比于其他PPT教学书籍,作者的观点更加偏职场,毕竟作者拿出的例子都是实际工作中用到的;也更加偏实用,实用指的是性价比更高——想把PPT从80分提升到90分,需要多投入几倍的时间。而工作中,临时增加任务做汇报、展示那是家常便饭,相比之下,内容与思路更重要,表面功夫则能省就省。
如果你做PPT没思路,或者想让自己的PPT更有趣一些,可以看看。
但如果你想学更美的版式、色彩运用,就算了,以现在的流行审美观来看书中的例子,都很丑。
3《异类》
这本书由于“10000小时理论”而名声大噪,搞得我以为全书都是讲一万小时理论的解析和应用,但其实这只占全书很小的一个章节。实际本书讲的观点是:与机遇相伴的人总能取得非常的成就,除了勤奋之外,还需要自身与外界提供的机遇。
运气也很重要,但要么就是被忽视,要么被过分重视。
成功=勤奋+自身机遇(智商×情商)+外界机遇(时代背景×文化传承×社会资源)
其中的智商、时代背景、文化传承这三项是先天属性,我们无法改变;情商、社会资源是可以后天修炼提升的,勤奋程度是完全取决于自己的。
我们的最佳策略,是接受无法改变的部分,然后拼尽全力,改变可以改变的部分。这样,不能保证一定会成功,但可以增加成功的概率。
4《了不起的盖茨比》
村上春树不止一次在他的作品中推崇菲茨杰拉德和《了不起的盖茨比》,在《挪威的森林》中,他借渡边的口说道:
“《了不起的盖茨比》对我始终是绝好的作品。兴之所至,我便习惯性地从书架中抽出《了不起的盖茨比》,信手翻开一页,读上一段,一次都没让我失望过,没有一页使人兴味索然。何等妙不可言的杰作!”
盖茨比是美国梦的代表,他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每天的计划排得满满的,并严格执行,连他的爸爸也说“小詹注定要发达的,他总是有这样的决心”。他最终发达了,赚到数不清的钱,但发家之本却是走私酒(当时属于非法勾当)。
汤姆出身名门,家底丰厚,名校毕业,还是名优秀的运动员,从内到外无一不散发一股精英气息,可是他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满嘴仁义道德,却一肚子男盗女娼,最终也是因为他的卑鄙阴暗,让盖茨比死于非命。
同样出身名门的黛西,却也是一个矛盾的存在,一方面她向往自由、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却又难以舍弃地位、财富,她以为对盖茨比是真爱,可以付出一切,但当她得知盖茨比的财富来源是走私酒,并不稳妥,便立马抛弃了他。
那么盖茨比对黛西是真爱吗?也不见得。黛西对他来说或许也只是一个“目标”,当初他清贫的时候,与黛西擦肩而过,现在他有钱了,就像弥补当年的遗憾。因为对目标的执着、不择手段,让他获得了想要的财富,现在他希望用同样的方法,来获得他想要的“爱情”。
文中的那盏绿灯,就像盖茨比扭曲价值观下的妄念,亮了又灭——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5《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
职场里写作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产品文案,向客户兜售自己的产品;一种是工作提案,向老板兜售自己的方案。
不论哪一种,都有明确的目的——买我的产品,或者买我的想法;
不论哪一种,都有明确的内容——用我的产品或方案,解决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
文案或提案,是结构化的商业写作
商业,指的是“有目的”
结构化,指的是“有套路”
而《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这本书,讲的就是“能够达到目的的写作套路”。
6《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这是本很有意思的书,几乎每一篇的立意都是反常识,用另一个视角去解读我们熟知的事情,或者可以说是用理工科的思维去理解这个世界。
理工科眼中一切都是数字,但文科生更注重感受,更擅长讲故事。
作者引用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一书中的观点,认为人脑有两套思维系统——系统1和系统2,系统1自动起作用,类似于直觉,能迅速对事物给出一个第一印象;但系统2费力而缓慢,需要集中意志力进行复杂的计算。
比如我们能在人群中快速识别人脸,找到自己想找的人,这用的是系统1,再尖端的计算机现在也难以达到人脑计算的速度。
但是口算两位数乘除法就已经足以让我们崩溃,这时随便拿一个五块钱的计算机就可以完败人类大脑。这部分是系统2。
毕竟,科学思维与训练不过是几百年的时间,但几百年的科学发展史改变了人类的发展进程。所以有时候我们偶尔用理工科的思维去看这个熟悉的世界,能看出许多有意思的东西。
▲
以上就是我八月份读过了6本书,大家都读了哪些好书呢?拿出来分享推荐一下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