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构思的时候,如同拼图;而写正文的时候,如同游览群岛。
因为拼图的接缝是吻合的,强调的是情节的逻辑不能出现漏洞。而正文书写时,却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有些岛屿露出水面,更多的隐在水下。
故事必然是建立在读者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比如人有衣食住行这些基本活动、劳动获得酬劳、能量守恒……即便是创造一个能量不守恒的故事世界,也要先用这个世界的守恒去解释它的不守恒。否则完全看不懂就无法读下去。
既然是建立在已有的经验,那么必然存在共同默认的、但在本故事之中并不重要的经验。在写正文的时候,就可以不写,直接读取读者脑中的“默认值”。
但用作者的意识去揣度读者脑中究竟有多少“默认值”,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考虑。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作者行文简洁甚至晦涩,而有些作者的故事则洋洋洒洒灌水泛滥。有的是高估了读者的默认值储备;有些是过度解释,絮絮叨叨。有的则是不在乎别人的默认值,完全出于自己的视角;有的则是故意将句段掰碎揉烂了喂给读者,好似唯恐读者自己思考。
看影视作品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经验,画面是一组一组的镜头。可以同一个场景里进行切换,比如一个两人对话的场景,一会儿看黑道老大口放厥词(设为a),一会儿看卧底桌下手势(设为b)。也可以是不同场景间切换,比如卧底传出了信息(设为c),镜头一转,就是后方如何获得信息(设为d)、采取行动(设为e)。
镜头a之后,黑道老大难道消失了吗?不,观众会自动默认播放镜头b的时候,他还坐在原来的位置上,继续吹胡子瞪眼。这是同一个场景、同一个时段里的默认值读取,如同电路中的并联。
镜头c与d之间,需要存在某些呼应的事物,比如同一只信鸽、同一套密码装置,使观众领会二者是有关系的。而且其中有顺序承接关系,先有c后有d,如同电路中的串联,c与d之间可以紧密衔接,也可以隔开一段时间。这其中的承接可以去读默认值,略过不写,成为单一时段里的默认值缺省。
d与e也可以是串联关系,但如无特殊,让e镜头大部分缺省,只留一个高潮和结果部分,可以加快整个情节的节奏。就像是电影拍完后的剪辑,将无趣无用的部分全都剪掉。这些被省去不写的默认值,就是岛屿在水下的部分。
有些作者喜欢造出恢弘的大岛屿,岛屿上各种异世奇珍。比如刚开始是没有“科幻小说”这种类别的,作者等于是创出了这个世界的规则,将岛屿上他自创的事物一一介绍给读者。而当这种类别开始广为传播,后人作者承认了前人的科幻逻辑、继承了一大串特定的科幻名词,就不需要再重复造轮子做解释。因为读者将其内化为默认值。海平面上升了,岛屿就不如乍见时那么恢弘震撼了。
不论是创造新岛屿,还是仿造岛屿,唯有在水面以上的部分,才是读者眼睛直接看到的,才是正文发挥的空间。在书写的时候,岛屿可以不按顺序建造;甚至可以先有岛屿上的景观,再去构架岛屿。末了,水底下的大陆架记得要捋连贯,就算不连贯,也要记得藏好。
也可以是先将地基都构架好,山头都堆好,最后回过头来将海水灌溉而下,把默认值全都淹没,只留下那些真正恢弘的山岭形成正文的群岛。
远航随笔
远航员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