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
一切安排妥当,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小安自己在家做作业,说李秋安又出去应酬去了。
这一段时间,李秋安说单位有一个领导位置空缺,他得表现在一下,争取拿到这个机会,所以陪领导吃饭的机会就多了。小凤没有计较,反正即使是秋安不陪领导吃饭,他回家也很少做饭,大部分都是等着小凤下班回家做饭。
李秋安,农村考学出来的九十年代初大学生,他在首都师范大学读的历史系,当年也是本县的高材生。分配的时候直接进了省会市文物局。文物局这名字虽然比较古董,但工作还不算忙,属于比较清闲的工种。工作模式是朝九晚五,两点一线,比较规律。
1995年,李秋安经人介绍和任小凤恋爱、结婚。双方收入比较稳定,日子过得风轻云淡,四平八稳,没有惊天动地的恋爱,也没有你死我活的死缠烂打。婚后的日子,除了锅碗瓢盆的叮当,就是李秋安在家看体育比赛频道时的厮杀声,小凤从来都是静悄悄地来,静悄悄地走。大多是在李秋安看电视体育频道的时候发出大声的吼叫声中,任小凤走进书房安静地打开电脑。
如果不是李小安的出生,这个家基本上就少了声响。儿子的到来,让家里立马充满了生活气息。从怀胎十月到呱呱落地到呀呀学语到上幼儿园到现在的小学四年级,都是任小凤一个人亲力亲为。两边父母都是农村的,娘家母亲给弟弟看孩子来不了,婆婆岁数大了,也不是个省心的,不如小凤自己看,好在自己单位在时间上要求不严格。就这样,李小安长成了小凤想要的样子:虎头虎脑的,又聪明,还有一身的正义感。
这些,小凤都放在心底,从来没有和李秋安因为这些琐事争执过。如果生活里写满了抱怨,那和祥林嫂有什么区别?小凤可不愿意过那种争争吵吵的日子。
嫁给李秋安,最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喜欢这个“安”字,秋安春安夏安冬安,一年四季都安。“安”字是屋顶下面住着一位女子,这个家便安全了,多么舒适;安静、安全、安祥、安稳,哪个字不是吉祥如意的意思?所以她给儿子取名李小安,也是因为她喜欢“安”这个字。
任小凤以最快的速度做了点晚饭,打发李小安吃完饭睡了。她又检查完小安的作业并在作业的下方家长栏里签完字的时候已经是夜里11点了。看到李秋安还没有回来,她打了个电话,电话里听到那边一片吵闹声,秋安说还要等一会儿才能回家。
任小凤走进书房,打开电脑,习惯性地打开自己的博客看看博友们有没有给自己留言。今天有些累,不打算写什么了。看看空间里的博友们也都没有几个更新文章的,小凤有了睡意。
这是一群生活在网络里的朋友,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行业,不同阅历,不同表达方式,他们每天都在线上活跃,用自己的方式和博友们打招呼。基本线下没有见过面的,说是怕“见光死”,也有人戏称是相见不如怀念。其实,与其大家见面,不如活在网络的文字里,也相对安全,至少不会出现破坏婚姻或者友谊的现象;没有了危机感的文字交流,大家反而更轻松自在。有几个谈得来的博友,年龄大都差不多,经历也差不多,工作应该都是相对轻松些的,从陌生到互相关怀也用不长的时间,大家与现实生活中的交往一样,都是朋友,因为性格不同,文字各有千秋。
注册了博客以后,她也经常写一些东西,同时也习惯了网络上的大家的问候与互访,那一份来自不同心间的温暖与关怀常常让小凤感到这个世界并不孤单。所以工作之余,她经常光顾流览这个页面,博友们之间的聊天常常让人忘记现实里的烦恼。
有了这样的一份牵挂让小凤觉得每天活得很充实很快乐。
当自己一觉睡来时,李秋安已经睡在自己身边了。
“秋安,家里怎么用了摄像头了?”家里的电脑上有摄像头,从来没有用过。看到这几天被拿出来用了,王美丽的提醒让小凤有了些想法。
“哦,你要不用我就把它拿下来。”尽管李秋安话语显得平静,近十年的夫妻生活让小凤还是从李秋安那里捉捕到一丝不安。
“你要用就用吧。”小凤说了一句,就转身过去,而睡意全无。
任小凤觉得做人应该做到说话就说半句,然后把下半句放下,给对方留个余地,也就是给对方的个面子;你若懂得了呢就改正,若不懂得就索性吵上一架。与同事相处是这样,夫妻间也是这样。做妻子的把话说到这份上,如果对方觉得没有做错什么,也就不会产生太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对方觉得自己做错了,那么我的轻轻点拨一下,说明我已经对你的事有所察觉,你就不会无动于衷的。
她不知道她这样做虽然不想伤到别人,却伤了自己。隐隐的胃痛与时常的夜不能寐更说明了小凤的隐忍不发只是伤了自己。然而,这些并没有改变她喜欢给人留够面子的做事方法。
听到李秋安发出了鼾声,睡意全无的小凤悄悄下了床,打开书房里的台灯,打开博客,一个小纸条飘过来:还没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