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
孔子说:“君子所了解的在于义,小人所了解的在于利。”义利之辨,是君子小人的分水岭。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因为所喻的内涵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生命气象、气质、容貌。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人格品位的高下,就完全取决于这个喻的高下。喻,就相当于一个人的精神内核。如果说,人与人之间有比较、有竞争的话,那这个喻,才是最核心的软实力、最核心的竞争力。
那这个刻骨铭心的喻,从何而生?宋儒陆象山于白鹿洞讲此章,曰:“人之所喻,由于所习,所习由于所志。”于此章喻字外特拈出“习”字“志”字,可谓探本之见。就是说,喻字前面,还有习、志这两个关联字,三个字连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次第,这个次第对君子、小人是一样的。喻于义、喻于利,皆从不断串习而来;之所以不断串习,是因为君子、小人各有所志,有强大的力量在推动。只不过君子的志向是成圣成贤,而小人的志向是荣华富贵,从而开演出不同的生命方向,但从果推因,根本皆在志。如果顺着因果来讲,君子为学当先立志,然后依照师长所教不断练习,久而久之,自然念兹在兹,无论行住坐卧、穿衣吃饭,时时刻刻不忘宗旨目标,君子喻于义也。而小人受环境影响,追名逐利,熏习既久,自然心心念念,乃至睡梦之中,无不围绕功名利禄,小人喻于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