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参加教师42问的培训活动。感触颇多,面对孩子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就像马学红老师说的,教养孩子真的很难吗?只是我们没有找对方法而已。是的,扪心自问,自己遇到问题还不能很好的解决,怎么能教养好孩子呢?
教师42问之第一问: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马老师总结了一下几点。1.孩子贪玩不想吃饭。2孩子的味蕾比较挑剔,不喜欢的不想吃。3.零食吃的多。4高热量的东西吃的多,孩子不饿。5.孩子不饿,有种饿叫“奶奶饿”。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想吃饭,如果因为孩子贪玩,我们要尊重孩子,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到吃饭的时间如果因为贪玩或是专注一件事情没有吃饭,那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孩子的味蕾也比较敏感,但是孩子总是对蔬菜特别挑剔,而对肉食特别钟爱。对于这点,我们就是尽可能的把蔬菜这类食物做到精致,或者让孩子参与进来。孩子面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会有一种成就感。对于把零食当饭吃的孩子,就是尽可能的少买热量高的食物。在这里马老师特别提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用零食或是某种条件来和孩子交换而达成自己的目的,坚决不要诱惑孩子。我们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天性。
教师42问之第二问:孩子不好好睡觉,怎么办?1.精力旺盛的孩子。2没有给孩子营造一个入睡的气氛。3.孩子对睡觉有压力,难以入睡。4.生物钟没有规律。对于精力旺盛的孩子,我们可以陪孩子做一些消耗精力的有意义的事情,同时要给孩子传递正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入睡前不要做激烈运动或者太兴奋的事,可以陪孩子听故事,适合的音乐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还有的孩子可能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晚上睡觉晚早上起不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培养孩子有规律的生物钟。不管怎样,我们都要有耐心,有爱心,有方法才能使孩子身心更好的成长。
教师42问之第三问:玩具不归位,怎么办?1.家里玩具太多。2玩具太大,不好归位。3.家长要求严格,孩子有压力。4.孩子的作品想保留。我们要给孩子选择适合年龄阶段的玩具,减少之前不适合这个阶段再玩的玩具。引导孩子学会给玩具归类,以游戏或者角色扮演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劳动”的快乐。孩子的玩具作品,我们可以让孩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保留。而不是以暴制暴的强制孩子都要收拾干净。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会了生活中怎样和孩子更好的沟通,也发现了因为自己专制而让孩子受到的伤害。让我们用学习和行动,和孩子一起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