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西楚霸王一代英雄豪杰。24岁,从江东起兵一路冲进中原。他一路仕途猛进。从未尝过败绩。巨鹿之战之后。天下无人,敢与争锋。出去刘邦以外,所有诸侯都已臣服。按照他的性子,他绝对可以取得天下。为什么最终却乌江自刎?可怜无比。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在我看来,项羽的可恨之处有三点。

一,他太过于高傲。在巨鹿之战之后,项羽与刘邦互相约定,谁先攻破关中,谁便称王。可当刘备突破关中之后。项羽却想反悔。他不想按照约定让刘备称王,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功劳是无限大的,当然这是对的,因为在他的路上,他所面对的都是秦朝残余力量的的精锐部分。而刘备他只是负责牵制住秦军部队。他的心里非常的不服气,因为他觉得刘邦根本不配这个王的称号。于是他便设下鸿门宴,欲图再次杀死刘邦,而后夺取大权。但在鸿门宴上,他又犯下了一个重大的错误。

二。太过重于情义。按照鸿门宴原本的安排,他们非常有可能将刘邦杀死,并且夺取她的王的权力。但是因为刘邦是自己的以前的好朋友,再加上刘邦的一番说辞,他竟然放走了刘邦。最终让刘邦成为了他的一个大患。还有另一点,可以看出他太过重于情义。大家都知道项羽的最初手下有非常多的能人。可是他却从来没有重用过。永远都是重用亲戚项伯之类的人,但是亲近的人,他们并没有才能。甚至有时候的建议都是致命的错误。但是项羽却对他们的话非常的听。面对大臣们上舰的忠言,她从来不加理会。他永远都觉得只有自己和亲戚们的决策是对的。于是他手下的能人跑的跑死的死到最后。他的身边竟只剩下项伯一人。

三。太过于残暴。项羽最初的打仗,凡是所过之地,无不血流成河。后来大臣们上舰,说让他不要再屠城,可他没有听。我有项伯对他提起他才思考呀。他对于那些不服从自己的人,一律都是铁血无情立斩之。对那些顺从投降的官员,她也凭着自己的心意。他想涨就涨,想留就留。但是这对于民众来说。项羽是恐怖的。因为随着项羽的到来他们可能面临的就是一场杀戮,一场屠杀。而相比于归顺刘邦,就不需要提心吊胆。于是人民的心就开始偏向刘邦,甚至对项羽产生了厌恶之情。项羽开始失去民心。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当我们看到项羽乌江自刎时,我们觉得他非常的可怜,但是看看他的可恨之处就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她的咎由自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