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两天和一个媒体圈的编辑朋友吃饭,我说要约她出来可真不容易,十次能拒绝我八次,原因都是她在加班。我特别理解,因为我一年有半年差不多也是这种状态,但做媒体这行基本就是一年到头都在加班。
曾经我也算半个媒体圈人,还没来得及深入了解媒体的魅力就因为某些事离职了,正好又遇到现在的公司,就好巧不巧的入了如今这行。
我就简称她M吧,我和M是5年前在成都认识的,相遇过程说来话长。说这次终于约到M吃饭,我问她最近怎么样,她有点无力的给自己到了一杯水,喝了一口说:“别提了,前段时候招的人实在不给力,把她折腾的够呛。”
我问她怎么了,她说她团队之前的人手有点紧,活太多,干不过来。因此和公司申请了一个正式员工和两个实习生的名额,她原本打算直接找个老手来,这样省事不少,后来发现老手要么是从传统媒体出来的,要价太高;要么觉得她年纪不大(27岁)思想不够高,不服她管要跨过她自己去找主编。折腾了几次搞的她是身心疲惫,打算换个方向在实习生身上下功夫,想着找个中文系毕业的自己带,学生可塑性高,出来实习干活肯定积极,何况自己亲自带定能合自己心意。
后来发现自己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
她起初找了两个实习生,一个北师大中文系毕业的女生管新媒体和渠道,就是微博微信和一些第三方平台;另一个男生主要负责寻找和翻译国外的新闻到网站上。“管新媒体的这个女生,我当初面试的时候觉得她特别有灵气,情商也高,因此特别看好她,打算让她先熟悉一下公司的内容风格和这些渠道的运营情况,并在一周后给我一份书面内容,说下对这些平台的理解和之后的运营思路。”听到这,我觉得没毛病啊。
女生平时的工作就是把现成的稿子发布在微博微信和各种第三方平台上,再时不时的和微博微信上留言的粉丝互动一下。“她最多需要思考的就是发微博时是直接带网站链接还是做成长微博这种问题,对我们这种垂直媒体来说,什么方式根本不重要,但重要的是她不做,但她不说。”听到这我有点蒙,这是什么套路。
原来,有天S在上班路上翻微博,发现微博最近一条内容还是两天前发的,S一下就急了,给每天提供内容的同事打电话问情况,同事一脸蒙圈的表示不可能呀,自己每天下午提供第二天的头条稿件,不可能没有内容。S有点明白,应该是这姑娘没及时发,S让这个同事去和姑娘说,今天把之前所有的内容都补上,别和姑娘说她知道这事。
当时S还想,她装作不知道这样就不会给姑娘造成太大的心理负担,毕竟这种基础的错误以后应该不会再犯了。后来S发现她还是太天真了,姑娘总是能带给她新的惊喜:“先是工作日某天上午9点给我发微信说她有事今天不来了,原因不说,也不管我批不批就直接不来了。接着是她连续两次推迟了微信账号的更新时间,理由是忘了。我被主编问的时候真是哑口无言。”
后来姑娘实习了一个月就被劝退了,而当初那个说好一周提交的书面报告也一直没有见到。但让人意外的是,当初她仅仅是留下试试的男生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并且还兼顾了姑娘之前的工作。S打算再试用几个月,如果男生一直这么靠谱,她就开始安排人带他外出采访,教他写稿,给他转正,再给他找个实习生干新媒体。
2
S说她怎么也想不通,那个名校毕业的女生为什么会这样。她是真心想带她入行,我说没啥想不通的,世界之大,什么人都会有,她对工作没有责任心或许是因为她不喜欢这行。但这种话只能用来安慰人,谁都知道,责任心和喜欢是毫无关系的,有责任心的人即使面对不喜欢的事也会做好。
我端起杯子抿了一口。心想,姑娘还太年轻,不知道自己失去的是什么。
这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当时我还在媒体,有一家公司想来挖我,开出的价格是我当时工资的1.5倍,但我没去,原因是觉得不能辜负当时老板的期望。想想后来发生的事,真是呵呵。
想挖我的公司是做母婴产品的,想找一个会写文章的女性帮他们的产品写软文,其实也算不得软文,就是和会员妈妈们聊产品的使用感受然后写成文章发布在论坛给更多的妈妈们或者准妈妈们看,平时再和准妈妈们沟通聊天,维护一下论坛用户的关系。我觉得这个工作特别好,能了解母婴产品的同时还能和准妈妈们交流使用感受,最重要的是,这种产品类的推广文章非常好些。但由于我自己不去,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我把这个工作介绍给了我一个当时闲赋在家朋友。她和我一样,从小就爱写东西,看小说,只是我以前喜欢写文章去投稿,她觉得太投稿太功利了,还是自己写来自己看更好。
由于她之前不在媒体行业,也没有写过这类稿子,对方公司希望她能在三天内写两篇看看,证明她的实力,我觉得这个要求很合理,她却觉得在还没有答应雇佣她之前就要她工作,不合理。我劝她说,这个工作工资很高,对方公司也大,对员工的要求肯定比较高,让她先写,写完了我帮她看看,没有问题再发给对方,她说好。
就像S以为她对那个姑娘给予厚望,姑娘就会认真工作,不负她期望一样。我也以为对我这个朋友来说,如此的好机会,她肯定能把握住。
事实证明我还是too young
一周过去了,由于我太忙也没有盯着这事的进度,直到对方公司找我说没有收到她的稿子,也联系不上她人,她是不是对他们公司有意见,如果她不想干对方就只能换人了。我当时又惊讶又愧疚,惊讶于一周过去了,我这个朋友竟然没和对方联系过;愧疚于,认为耽误对方时间就是损失对方公司利润啊,我忙和对方说她可能写完忘了发之类的,我催催她。
和对方好好道歉后,我急忙电话问她什么情况,人家轻描淡写的和我说,她觉得对方公司在没有明确要她的前提下就让她写稿子,还是两篇,对方这是在占她便宜,因此她决定不让对方占便宜,不去这家公司,让我再帮忙留意别的。
我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挂了电话,我赶紧和对方公司负责人去了个电话说明情况,并且承担由于我介绍错人给他们公司造成的一周的损失,答应帮他们无偿写三篇稿子作为补偿,后来对方也表示理解,并没有要求我写。
这事之后我和这个朋友在心理上也产生了距离,一个不靠谱的人如何能成为靠谱的朋友。
3
和S说起这事她特别感慨的说,当初她被那些找来的老手折腾的半死时,好不容易遇到这个姑娘,她是打算真心教她,把她转为正式员工,这种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人,心总应该是像着自己的吧。现在想来真是感慨。
有些人让你帮她,不是让你为她提供一个机会去施展才华和抱负,而是帮她一步登天,除了早九晚五工资高外,最好还要衣食无忧有人伺候。
世界很大很残酷,如果你想生活的更好,赚更多的钱,你就要进入风雨里厮杀,你就必须忍受在你看来的不公平,这不是不公平,这是游戏规则。这个世界上,除了你的父母没有人有义务给你发工资的同时还要惯着你,护着你,为你遮风避雨。如果有一个人愿意在职场上教你,护你,你一定要懂得感恩和珍惜,因为他本没有必要这么做。
试想如果S的那个女实习生能认真工作,她就能在如今这个经济下滑各方裁员的大环境下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习的一技之长,她还会有一个愿意时时护着她的领导。可惜现在这一切已经与她无缘。
“前天开会完了那个男生跑来和我说,姑娘让他和我说说,能不能让她回来,这次她会好好工作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