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希望再坐一次“安德鲁‧巴贝利号”渡轮,只是为了找船上的一块牌子。
2004年4月的一天,也就是死亡11人事故发生以后的大约半年,我有事去曼哈顿,又一次坐上了渡轮。快要下船时,我发现船舱的显要位置钉了一块铜牌子,上面用简洁的文字描述了半年前在这条船上所发生的事故的经过以及伤亡的情况。我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上了“安德鲁‧巴贝利号”,可惜当时急着下船,又没带相机(那时手机还不能拍照),没有将牌子拍下来。
当时最大的感受有两点,一是船公司好像一点也不忌讳这样的不光彩事情,一点也不担心后来的乘客觉得“触霉头”,影响自己的声誉;二是牌子字里行间透露出船公司对伤亡者深深的歉意和自责,感觉到逝者和伤者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后来,美国去得多了,就感觉美国人似乎特别喜欢“钉个牌子”:这个地方曾发生过什么重要的事件,钉个牌子;这个地方住过什么名人,钉个牌子。也许是他们的历史短,因此特别珍视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任何一件值得记载的事情,而后来者在阅读这些牌子的时候,就能形象地感受到这个地方独特的历史文化,从而丰富对美国这个国家的认识。因此,每当我发现这样的“牌子”的时候,我一般都会驻足细读。
下次去美国,还要去坐一下曼哈顿到斯塔藤岛的渡轮,希望“安德鲁‧巴贝利号”还没有退役,让我有机会把那块牌子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