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心理健康课上我给大家讲故事:一条蛇心情愉快的在草丛里游走,突然不小心碰到一棵带刺的草,被草划伤了皮肤感觉很疼,于是蛇张开大口去咬草,受到的伤害更大蛇也更愤怒,它便扬起尾巴朝着草使劲抽去。蛇的尾巴也受了很重的伤,它便愤怒的用身体缠住了这棵草……在我讲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便开始兴奋起来,“啊,这条蛇好傻”“咝,疼死了”“哎呦,很疼”。于是我把故事的结尾交给孩子们来完成。
一开始孩子们不知所措,因为他们担心被批评被指责,或者是被嘲笑讽刺。在他们发现我接纳他们的想法并带领同学们倾听、尊重他们的想法时,孩子们开始活跃起来。有个同学说:“蛇突然明白了,它会的方法对于这个问题都没有用,于是它就开始学习其他的技能。”“哇,你这个想法太赞了。我已经掌握的技能对这个问题无效,那我就学新的技能。我们学习也是这样的,学习是要学习新的技能来解决问题,而成绩是检验你掌握的程度,所以老师总在关注你的成绩。”一些孩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嗯,老师说的有道理。”
现在的孩子是很有个性的,你强制要求他必须按照你的要求来做,他说我凭啥非要听你的,我就不这样做。同时他们也是很讲道理的,你看老师并不是只关注成绩,而是他们想检验你是否掌握了这些知识,那只有通过成绩来评判。你如果有其他有效的方法让他知道你掌握了,那也是可以的。学生自然会理解你的,甚至自己来想方设法的向你展示他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