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遇到很多的困难,在与成功者相较之后,会发现“给自己设限”“认为敌人来自外部”和“对时间缺乏耐心”这三个方面是常态,我们需要加以修正。
总觉得到了这个年龄,什么都已成为定数,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了,是一些中老年朋友的想法。家里一位老母亲,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非有事情,否则可以从早到晚呆在家里。你让她出门会会朋友逛逛街跳跳舞之类,她说不去了。年轻的时候就没有什么朋友,现在也不习惯交什么朋友。至于学习跳舞,她说从来没有跳过肢体僵硬不想学也学不会。老母亲认为自己今后的生活方式将一层不变,从退休之日起就坐实从第一天复制粘贴到以面的每一天。
而另一位老母亲,相仿的年纪,或许还稍微年长一些。不服老不服输,六十多岁的老阿姨了,玩电脑打游戏,学年轻人用手机下载影视剧,微信还用得贼溜。她喜欢广交朋友,上老年大学,学习太极拳、太极剑,还是拳友当中的表率,被老师钦点做领拳人。她由于心态好朋友多,加上爱锻炼,精神状态很好、身子骨也硬朗,气色看起来一点也不比现在熬夜的小青年差。
两位母亲,前者自我设限,后者勇于挑战,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学习态度。我们更倾向于后一种的学习生活方式。
但凡工作中出了问题,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那个谁谁谁没做好。急于在领导面前澄清时一般会这样说,我最初要求这样做的,但是他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前半句用第一人称我,后半句用第三人称他,被撇清关系的往往是第三人称,认为敌人来自外部,问题不在于自己。正视本身的不足,从自已身上找原因也是我们需要意识到的一个方面,改正是需要勇气的。
最后我们需要改掉的是对时间缺乏耐心的毛病。制定一个好的学习计划,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我想一个月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我想一个月就能成为作家,我想一个月就能写得一手好字。学习一项技能,首先想着好学吗?耗时吗?总想尽快达到目的,最好是马上能看得到效果,立竿见影的。实际上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给时间一些时间,只要坚持下去,成功指日可待。即方向正确了,剩下的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终身学习,成为学习的追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