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我理了一下大致的方面,提出了两个这本书讲的主要内容。
第一个内容是比较中国和美国的社会格局的不同,进而引伸出道德观的不同
第二个内容是比较城市和乡村的不同社会形态,将其分为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并比较其中的不同
从这里开始我将乡土中国串成一条线来理解,一步一步地推出结论
首先我们要明白乡土中国的概念,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这社会的各个方面。
其次我们怎么从乡土中国开始推出去呢?那就从乡土中国的土字推出去,从基层上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农业植根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由于不流动,所以每天见到的人都是一样的,所以就形成了一个熟人社会,一个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个礼俗社会。
因为是一个熟人社会,所以我们的格局是同心圆格局,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往外延伸,网络的范围,由中心势力的大小而定,富有伸缩性。
中国是自我主义,而在差序格局中,群体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楚,比如说,家庭,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但是,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一旦明白这个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范围,我们就能明白传统社会中私的问题了。
这样从自我主义,也就是以己为中心的格局推出去,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可以为自己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这与治国先齐家,齐家先修身是一致的,只不过一个向外推,一个向里推而已。
这样的话,这种差序的推浪形式,就将群己的界限弄成相对性,比较模糊了,所以,当一个人为自己牺牲家,为家牺牲族,你说他是私吗?他是不能承认的。因为当他牺牲族时,他可以是为了家,家在他看来是公的,当他牺牲国家为小团体谋利益时,在他看来,他也是为了公,为了小团体的公。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也建立在这样的差序格局的基础上,都得看所施对象和自己的关系加以程度上的伸缩,在这种社会里,一切普遍的规则并不发生什么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方是谁,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后,才能拿出什么标准来,这就很能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包庇了
在熟人社会里,任何东西都是熟的,每一天的生活都很相似,所以依靠经验,一代一代的传承,这就形成了一种长老权利,这是一种教化性的权利。
一个家族在同一个地方耕种多年,土地不够用,便有人脱离这个村庄,去寻找新地。在新的地方安下家来,也仍和老家保持联系,因而有籍贯之说,但是亲戚也不过体外之己,因而并不适合发生经济关系,所以村里人通过外村人交易,外村人也往往成为一村之商家,陌生间的交易需要契约,所以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而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