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百鸟朝凤,电影透过一位唢呐学徒的眼,讲述了唢呐这一传统乐器在一个村庄里随着时代变迁而从万人敬重走向无人问津到衰败过程。我们看到了一位唢呐匠的信仰与坚守,也看到时代车轮对传统文化的碾压。
面对一位老艺人用一辈子用生命去捍卫唢呐的尊严,作为观众,我们只能感动,而且心痛。可是回到现实,无人传承到底谁之过?
记得电影里老师父弓着身板到“逃兵”徒弟家去问责,巧遇徒弟正收拾包袱准备进城打工,一句话没有,在那个简陋得漏风的“家”门口,老师傅气冲冲地把徒弟包袱里的衣服一件件往外扔,扔空了也没见唢呐。徒弟跪着把被扔在黄土地上的衣服一件件地捡起来。屋里病榻上的老伴儿默默地咽着泪。
谁错了吗?这样的愤怒背后,谁欠老唢呐匠一句“我错了”了吗?画面里,我们除了无奈,好像找不出那个人。
90年代,唢呐匠早已逝去了高坐太师椅的辉煌,剩下的是洋乐器无情的竞争,是无人问津的惨淡维生。当唢呐已无法支撑生存,要唢呐还是要活着,答案就变得很简单。有没有可能再推唢呐一把,让大家重新捡回对唢呐的热爱,和对唢呐匠的尊敬?新文化的浪潮下,8人的“游家班”太弱了……那是胳膊扭不过大腿的无奈。
那是那代人喜新厌旧的错吗?见了洋乐器兴致勃勃,见了短裙歌手眼冒金星,什么唢呐,什么百鸟朝凤,抛弃身后。可是,好奇心有错吗?
那怪唢呐匠不与时俱进?多少民俗文化其实都面临着唢呐一样的痛与无奈。身在其中者,习惯了一个人的坚持,习惯了用生命去爱,无言的。他们有他们的信仰,骄傲,和坚守。
在中国大地上必定还有很多和老唢呐匠一样坚守的故事在发生,很多美好,我们没有去传承,也许不只是对外来文化的好奇心作祟,害怕很多只是因为不知道它的存在而不热爱,害怕因为不了解而放弃爱。也许这些,我们能做点什么。
我们难挡时代的文化环境对大众喜好选择的影响,我们要承认新文化新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并试图去找到其合理性的可借鉴价值。发展,必定不能只是束之高阁,必定需要去适应当下,需要用自己的方式保持与时代车轮的同步,而避免被碾压的风险,需要在存其精萃之上,探索其与时代的相融性。
也许那些被包裹在时光深处的文化宝藏,只是个淘气的老顽童,藏起来,等你找到他,再找到和他相处的方式,他也许只是需要一件新衣,一个平台,去焕发他被沉淀过的光彩。我想,我希望去做这件事。老唢呐匠需要的不是“对不起”,而是一份希望,一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