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复习课》的创意设计及理念解读
郑州陈中实验学校田宇舵
【创意背景】
在创意设计这节课之初,一直在思考复习课本身的意义,复习课一直都是数学老师比较棘手的设计课型之一,其课程内容和课程中心难以界定,与习题课常常被混为一谈,具体表现在:
课堂目的性的错位。课堂目的性的错位掩盖了复习课本身的作用,在传统的复习课中,学生们一味的做练习,教师和学生一直微淘这练习题,以题讲题,过分的关注了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知识认知,通过习题创造知识逻辑。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复习课教学的沟通知识内在的联系、温故知新和融会贯通的目的。
复习课堂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体系的欠缺及教师包办代替的问题。对知识体系的整理和归纳而言,每个学生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解和分析,所以许多教师对学生不敢放手,不与信任,不放心学生们自己整理的知识体系,主观的将自己的精致整理的知识框架和结构,生硬的灌输给学生们,那么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教师的知识体系较为专业和完善,那么学生们在理解时,能充分吸收吗?教师们替代了学生对知识复习梳理的过程,忽视了通过复习实现学生对知识网络形成个性结构化的认识。
课堂效率低下。教师在复习课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能力和提升能力不足,过份关注教案的执行和标准答案的揭示,忽视了复习课中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思维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说到底,“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问题与现象直接导致了其教学过程育人价值的窄化。”;知识复习课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所学知识通过系统复习整理实现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占有过程,其教学的目标任务就是学生对所学知形成结构化的认知和融会贯通的能力。
为此,我在六年级圆这一单元复习时进行了如下创意和策划。
【学养目标、学程设计】
学养目标:1、尝试体验分享用多种方法整理本单元知识,构建、完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2、从思维、建模视角,查找思维、题型停滞点、疑惑点,让自己思维生长;3、多维视角反思学习过程,提高自己元认识技能。
学程设计:1、开门见山导入,说上一节单元知识合作整理课。(1分钟);2、出示并解读学习目标(2分钟);3、展示分享知识整理卡(12分钟);4、问题卡:思维、题型查漏补缺(研、展、测)(20分钟);5、反思卡运用(5分钟)。
【创意设计及理念解读】
1、通过知识整理卡,完成个体知识自我个性化系统建构
(1)课前,让学生从罗列法、表格法、比较法、知识树、思维导图等知识整理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方法整理本单元知识体系。
提倡多种方法归纳总结,每个学生的思维思路不同,就使得每个孩子的整理方法和方式不同,对不同方法整理的内容,整体框架逻辑和思维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选用思维导图:上挂下联的组合起来整个单元的知识逻辑和前后关系;列表法整体对比单元知识点和内容的差异,及共同点;大括号法:囊括梳理了本单元中的体系,模型,单元,知识点的逻辑层叠关系。
从教师梳理整理单元知识点,变为学生个性化整理,画知识单元知识点,概念公式,题型,思路方法思维导图,变被动复习到主动复习。
(2)小组讨论整合成小组导图
一个人整理思维宽度会有不足的地方,或许有些在整理方法,整理内容上出现了纰漏,所以当自己整理完成后,将自己的导图进行小组讨论和整理,通过同学的点评和不同的视角来补充或完善自己的导图内容,完善知识体系。总结整理方法,从而全组共同整理出一套导图。那么这一份导图就集合的全组的优秀资源力量,从这就从学生自己能理解的角度,完善了好理解的知识体系。
(3)全组导图进行分享展示
通过导图的层级上挂下联,融会贯通的复习。全组导图进行分享展示,通过对导图的讲解,对整个单元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复习,从教师带领复习,转向了学生带领复习,通过学生的理解思维进行复习,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消化。
2、通过问题卡运用,实现思维、题型查漏补缺
问题研讨卡设计与使用:选择有内在关联的题组以专题复习研究的形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明确和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路径和方法,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步骤:选择呈现5个不同类型题目;每小组认领一个题目,合作研究;5个题同时展示,学生动起来(允许独立思考);抽一个题让一个学生全班展示或每组抽一个题考试。
复习课的内容的内容导向,应该倾向于整理和归纳,不应该倾向于练习刷题。所以踩好重难点就是复习课的最大一关,那什么叫做难点呢,教师觉得难点,不一定是学生认为的难点,所以通过前面对知识体系的了解和复习,通过对自己作业的分析和了解,对自己十分多,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整理统计,填写问题分析卡。
问题整理卡整理出了同学难以理解和攻克的题目,所以就需要多人的智慧进行分析和整理,你的难点,或许我有更好的方法,通过学生们自行的讲解和解决,用学生的话语和思路带动学生的思维和思路,就会更容易理解。
3、采取二次分组切片学习与流动分组,只学不会的小组学习,来提高复习效率。
环节一:选择设计各类型单元难点题目,通过学生自学找出,或教师添加1-2题重点题型,分别写在不同的黑板上,
环节二:学生独立思考题型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使用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解决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自查出自己不会的或不理解的题型题目。
环节三:每到题目选择两名完全理解和思路清晰的学生,充当小讲师,分别站在所讲题目前,准备给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环节四:其余同学流动起来,哪道题目不会就去到哪道题目的黑板前听讲,一遍不会听两遍,讲题的学生之所以准备两个人,是因为其中有所轮换,一人讲题,一人去其他组继续听讲。然后互换。
环节五:所有流程结束后,随机抽题,随机抽选回答人,检测掌握学习效果。
4、课后反思卡设计(学科日记)与运用,起到了刻意练习及让有兴趣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作用。
课后反思卡设计(学科日记):你在整理单元知识方面又学会了哪些方法?举一个与圆的计算一些思维及题型,过去不太明晰,现在明晰例子;在你见到题中,你认为哪道题出的特别妙,妙在何处?遇到棘手题,一时找不到思路或中途遇卡壳时,你是怎么解决的?若感兴趣,可探究这个题目(题目略)。
可见,这种学科日记创意,起到了刻意练习及让学生有兴趣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作用。
【效果反馈】
参与研讨教师认为,本节复习课设计,最大亮点体现在:多种方法自主合作整理单元知识,尤其是思维导图运用;合作、探究进行思维题型查漏补缺,尤其是研的形式创新一一流动分组;反思卡与数学日记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