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书说阅读法
第一遍,计时5分钟阅读前言、每章首尾段落和结尾部分,找到书的主题;
第二遍,计时45分钟快速浏览全文,标记出重点内容,认同作者的观点;
第三遍,计时60分钟,根据标记的内容,解读热点事件和想解决的问题;
这期是“赚钱”主题阅读第七本书——《稀缺》
1、预读
全书17万字,预计用时5分钟。
你感觉自己每天很忙碌,钱不够花,建议阅读这本书。
这本书的主题是展示关于稀缺的研究成果,并给出逃离稀缺陷阱的建议。
奇怪的是,越是忙碌的人越不会关注这类建议,而悠闲的人反而经常看书学习。
你认为是因为悠闲所以有时间精力学习,还是因为花时间学习才能悠闲的享受生活?
2、速读
速读用时45分钟,阅读速度3700字/分钟,提取关键内容1万字。
全书分3部分,
第一部分(1、2章节)解释为什么稀缺心态会导致贫穷;
第二部分(3~7章节)讨论贫穷和忙碌如何放大稀缺心态;
第三部分(8~10章节)教你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
重点推荐你阅读第三部分,第八章“如何让穷人摆脱贫困”。
稀缺,是一种主观感觉,准确说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稀缺心态(scarcity mindset)是导致这种感觉的根源。
稀缺心态一旦出现,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就会不断强化,加剧稀缺。简单来说就是穷人越来越穷,忙的人越来越忙。
我们的思想会自动而强有力地转向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对于饥饿的人来说,他们需要食物;对于忙碌的人来说,他们需要亟待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对于缺钱的人来说,他们需要想办法支付每个月的房租;而对于孤独的人来说,他们需要他人的陪伴。稀缺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会因拥有的太少而感到不悦,而是因为它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强行侵入我们的思想之中。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我们的注意力会天然的集中在紧急的事情上,也就是只顾眼前。虽然短期来看会产生积极的效果,有利于解决当下的麻烦。但长远来说,专注于某件事意味着会忽视其他的事物,而重要的事物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耐心等待。
稀缺心态帮助我们处理紧急的事情,但会阻碍我们思考重要的和长远的事情。
◆经常接触书籍有利于养成阅读习惯
作者认为稀缺不仅会导致人们的认知能力下降,削弱人们的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还会导致人们的执行控制力下降,削弱他们抑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的能力。
认知能力(cognitive capacity)是我们解决问题、获得信息、进行逻辑推理等能力背后的心理学机制。认知能力中最突出的就是“流体智力”,即在进行抽象思维和推理时,在无须特定学习或体验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执行控制力(executive control)其作用存在于我们管理自身认知能力的过程中,包括计划、关注、发起并抑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等。执行控制力拥有多个层面,自我控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越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接触到优质书籍的机会越少,更不用说想要读懂那些书了。这就是为什么你或许听说过很多名著,但没看过几本的原因——你接触不到那些书(优质书籍的稀缺)。
想象一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时间箱,我们也都有一个金钱箱。我们要在时间箱里装入工作、休闲等事情。要在金钱箱里装入住房、服饰和其他所有支出。有的人胡乱摆放,箱子没有充分利用。更有甚者,箱子被别人占用,所以自己就不够用。
权衡式思维(trade-off thinking)它是由稀缺所引发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稀缺状态下,因为所有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俘获了我们的大脑,以致我们开始对之念念不忘,开始产生决策难题。稀缺会改变我们花每一分钱、度过每一个小时、吃掉每一份食物的方式。
用大行李箱收拾行李时,人们总是十分随意;而用小行李箱收拾行李时,人们便会变得小心翼翼,思索再三。
余闲(slack)是稀缺的对立面,余闲可以将我们从做权衡的苦差事中解脱出来,轻松地避免选择负担。
稀缺不仅提高了失误的成本,也为人们创造了更多机会去犯下错误、做出不明智的选择。稀缺状态下,将事情做对做好会变得更加艰难,因为无论是忙碌之人的时间,还是贫穷之人的金钱,都必须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精打细算。
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人们在小物件上连几毛几分钱都会计较,而在大物件上却挥金如土。
穷人拥有一种特殊技能:他们更善于维持当下的生计。他们能让1元钱发挥更大的价值,他们是金钱价值方面的专家。这种专业技能会令他们在一定的环境中表现得更加理性,更不容易做出自相矛盾的选择。因为专注,所以拥有专业技能;因为专业,于是以管窥豹;因为管窥,所以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后果。
稀缺让穷人为了满足当下的需求,透支未来的资源,产生恶性循环。
稀缺陷阱(scarcity trap) 就是某人的行为有助于稀缺形成的一种情况。对稀缺进行放大的行为,就像复利一样,会使最初的稀缺变本加厉。稀缺陷阱源于人们等着麻烦找上门再处理,原本可避免的事情变成突如其来麻烦。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拥有余闲,尤其是要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改变心态,才是人们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
数十年的研究显示,在资源最为充裕的时期,而且特别是在这样的时期,我们尤其容易犯下拖延的毛病。拖延,就是对眼下之事的过分关注,是阵发性的盲目乐观。我们将重要的事情搁置起来;我们将本应存下的金钱挥霍出去。我们错误地分配了自己充裕的资源,存储下来的金钱和做完的事情太少,无法免于那些可能威胁到我们的稀缺。富人和穷人一样,都会犯拖延症:富人因为拥有余闲,所以不会受到什么打击;而穷人和忙碌之人由于拥有的余闲太少,只要一遇到突发事件,就会立刻落回稀缺陷阱之中。
穷人会一直贫穷下去,而孤独者也注定会继续形单影只;繁忙之人永远会日理万机,而节食者的计划也总是会以失败告终。稀缺造就了一种心态,而这种心态会令稀缺长存。
◆ 你为什么读书这么少?
无能会导致贫穷,贫穷反过来导致无能。穷人的稀缺心态,是导致他们无能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穷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更弱。他们的大脑中装满了稀缺,就没那么多心思去想其他事了。穷人不仅缺钱,更缺思考。
同理,不擅长阅读会导致无知,越无知就会越反感学习。想想你身边那些不读书的人生活得怎么样,再对比那些经常阅读的人,你还认为读书无用吗?
研究显示,如果每晚仅睡4~6个小时,这样持续两周时间后,工作表现就会受到影响——相当于连续两天晚上不睡觉。睡眠不足会进一步危及带宽。
任何形式的技能习得,无论是去学习社交技巧还是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都需要大量练习。
假如你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就先从每天阅读两分钟开始,注意,一定要阅读书籍,而不是网上零碎的文章。
◆如何让穷人摆脱贫穷
作者在第八章介绍的方法,主要是是基于施助者的角度出发的。
理论上,一家五百强企业高管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传授给穷人可以改善其生活。但实际上这种方法不可行,因为硬件不支持。所有的知识都是软件,越高级的软件虽然好用,但对硬件的要求也会更高。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硬件决定你能使用什么样的软件。
就好像你只认识1000个汉字,那么所能阅读的书籍基本只能是由这一千字所组成的,遇到大篇幅不认识的文字,你是看不懂的。
要想提升你的阅读水平,就必须先掌握更多的汉字。
假如没有施助者,贫穷的人似乎就面临一条死胡同。
在《原则》中提到过成功的五个步骤,
1、有明确的目标;
2、找到阻碍你实现目标的问题;
3、准确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
4、规划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
5、践行方案,获得成果;
假如你想成为更优秀的人,首先就是找到重要的事情(目标),然后向有经验的人寻求建议。
◆ 如何解决阅读中的时间稀缺
时间表排得最满的阅读计划,基本无法完成。我们需要抽出时间分辨出紧急和重要的事情,并多关注那些重要的任务。
真正高效的阅读,是将看过的内容最大化运用,而非一味的追求阅读时长和数量。
3、解读
根据《稀缺》中的观点,物质上的稀缺,导致人们产生稀缺心态,稀缺心态导致稀缺陷阱的产生,稀缺陷阱加剧物质上的稀缺,一个完整的恶性循环链。
就阅读而言,因为接触不到优质书籍,导致你产生“读书无用”的认知,这种认知让你远离阅读,于是容易沉迷于追剧/游戏/小说当中,进一步恶化你的认知,以至于就算优质书籍摆在你眼前,你也认不出来。
《稀缺》第八章以实际行动证明,通过外界的干预,能够让贫穷的人改善现状。
同样的,擅长阅读的人,可以借助某些方法,去帮助那些不会阅读的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获得更好的生活。
这本书让我更有信心去推广阅读。
至于如何培养阅读习惯,敬请期待下期《掌控习惯》。
我是师书,分享阅读知识,传承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