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婶子领着她的继父来到家里,介绍他们彼此认识,继父就开始帮忙打包行李。继父用一对箩筐,左边装着弟弟,右边装着行李,然后挑着箩筐走在前面;母亲背着一个背篓,装了一些轻便的衣物,牵着姐姐和她跟在后面,继父走的很快,母亲身板小,得小跑才跟得上,田间小路又窄又不平坦,还牵着两个孩子,他们走了足足一个小时才到,母亲已经气喘吁吁的了,额头还冒了汗。继父给母亲和孩子们都倒了开水,和母亲介绍他的儿子,那个男孩有十五六岁的样子,叫荣,他年龄最大,以后就是家里的大哥。可是大哥对他们的到来并不感到高兴,还一脸的嫌弃,并不理会他们母子(女)四人。
因为继父和母亲都是再婚组合家庭,家里连饭都吃不上了,就没有准备什么仪式,也没有请亲朋好友。继父只叫母亲安顿好就去请她娘家父母来吃个饭、认个门。母亲第二天便带着最小的弟弟回了娘家,因为距离远,来回得有4个小时,就留下她和姐姐在这个新家里。中午,大哥回来煮饭,两姐妹叫他,他并不答应,他开始煮饭,姐姐想帮忙烧火,却被大哥一把推开,大哥还说:“走开,要饭的。”,姐姐便牵着妹妹默默走开了,到门口屋檐台阶上坐着,等她们的妈妈回来。不一会儿,继父回来了,继父说:“咋在门口坐着?”,就把两姐妹牵回家,大哥煮好饭,只给他父亲和自己盛饭,父亲叫了他给两个妹妹盛,他又不情愿的去盛了两碗;他自己的饭碗里有米、有红薯和很少汤,两姐妹的饭碗里就只有一两块红薯和汤,小半把米估计都在大哥碗里了,继父又把自己碗里的红薯分一些给两姐妹;大哥很快吃完,就跑不见了,继父要去上集体做工,两姐妹吃饭就开始收拾洗碗,很小心翼翼,生怕把碗摔了,惹继父不高兴;把碗筷洗好又去门口等母亲和弟弟,她们等了好久好久,终于远远地看见一个身影像自己的母亲,背上还有一个孩子,后面跟着一个老太太;她们飞奔过去,真的是母亲、弟弟和外婆。两姐妹把弟弟从母亲背上扒拉下来,高兴地搂着弟弟,牵着外婆。
外婆把自己从牙缝里省下来的一点红薯、腌菜、晒的野菜干带给母亲,晚饭母亲下厨煮了红薯饭,煮一个野菜汤,拿出外婆腌菜的咸菜;几个孩子的碗里都像中午大哥碗里一样,有米、红薯、汤,孩子们高兴坏了,争抢着吃,吃完红薯饭又喝了一大碗野菜汤,大哥依然不搭理大家,自顾自地吃完就跑开了,三个大人的碗里依然是汤多红署少,都紧着孩子们吃。 饭桌上,外婆告诉继父,请他善待她的女儿和外孙们,继父答应了。
深夜,孩子们都已熟睡,只有外婆和她母亲还清醒着,外婆抹着眼泪说道:“我可怜的女儿,你命太苦了,也苦了这几个孩子,你爸今天不来,你也别难过,他也是看不了你受苦才不来的,以后你可以带着孩子们回去看我们,知道吗?”,她母亲答应着......
第二天,外婆便要回去了,外婆叮嘱孩子们要听话,不要惹爸爸、妈妈和大哥生气,孩子们默默点头,外婆抱抱弟弟,又摸摸两姐妹的头,难过地转身离开了。
这一别,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