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原文】
14.40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①,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②,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题解】
三年之丧的丧礼在孔子以前的《尚书》中就有记载,孔子认为这是孝道的体现。
【注释】
①高宗:殷高宗武丁,是商朝中兴的贤王。
谅阴:古时天子守丧之称。
②薨(hong):君主时代诸侯或大官死叫薨。
③冢宰:官名。听于冢宰是说百官都听命于冢宰,继位的新君可不理政事。
【译文】
子张说:“《尚书》上说:‘殷高宗守丧,三年不谈政事。’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只是殷高宗,古人都是这样。国君死了,所有官员都各司其职,听从冢宰的命令长达三年。”
//我的感想//
“三年不言”,不言不等于什么?三年不言又去做什么呢?
三年不言之后会不会有损于发音呢?
但如果真的可以平安度过这三年,尤其是继任君主的当政者,这也可以检测出不安分分子哈。
对于安分的下属,在失去了上级三年的领导语后,失而复得的感受会更珍惜吧。
守丧三年也是这句【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实际操练了。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