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效率的小幅提升,可能只需要掌握或改进一个新方法、新技巧就可以;如果想要有大幅度的提升或质变,一定会涉及对自己底层认知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就触及一些更本质的问题:你相信什么,你如何看待你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底层心态之一:绿灯思维
更高效的学习,来自更合理的学习方法假设。如人们所持有的两种观点,整体理论和渐进理论。整体理论将学习成败归结于一种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能力水平。而渐进理论则不同,它更倾向于一步一步,循序渐进,采用正确的训练方法,新手也能成为大师。。大多数人都持整体理论,以致于他们无法突破学习的瓶颈。
影响学习效能的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就是:习惯性防卫。当我们感到自己的观点受到挑战时,第一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挑战是否合理,而是排斥对方的观点。产生习惯性防卫的原因是“基本归因偏差”。如果观点不一致或者有冲突,不是我错了,而是你错了。听不进别人的观点,书上看到与自己相背的观点就一概否定。在知识而非体力占主导的社会中,这种根深蒂固的防卫习惯会不知不觉地阻碍我们成长。其实有习惯性防卫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习惯性防卫而不自知—那就会陷入无法自我提升的境地。
那如何才能减少习惯性防卫呢?当我们遇到新观点货不同的意见时,想想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也就是所谓的绿灯思维,而非消极处理,准备防卫。真正做到绿灯思维还必须建立一个更基础的认识,那就是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我们会把别人对我的观点的质疑,理解为对我们自己的否定,从而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以此来捍卫自己的尊严。
底层心态之二:以慢为快
想要快速成长,仅仅有积极的态度还不够,还要解决另一个问题:具体执行中的心态。我们之所以想要快速成长,就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变化得越来越快,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大多数人都一心求快。他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快,是“以慢为快”。
真正高效的学习,其实是知识融会贯通的结果。有了对重要的、核心知识的深刻理解,我们才能运用起来游刃有余。你只有在此前花真功夫死磕了很多基本的道理,打通了那些知识阻塞,才能在之后的书籍中读出作者想写而没写的,作者没写而应该写的;在哪些观点上,作者比前人有突破?哪些理念其实是换了一个样子的包装?哪些外套其实别人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同一本书读出不同的感觉,读出不同的意味,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关系。
以慢为快的第二个认识: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
找自己不明白但重要的问题阅读,就是一种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的例子。同样,把时间花在重要的基本概念,有启发的观点和自己没想明白的问题上,都是非常值得的。
总结一下,掌握临界知识,首先要在学习新知识时有绿灯思维,而在具体学习时,又要以慢为快的心态,把慢功夫用在真问题上,比如学习掌握临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