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7
司马宣王司马懿死后,他的大儿子司马师被魏少帝曹芳任命为大将军。公元252年11月,皇帝下诏让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尊等人攻打东吴。吴国大将军诸葛恪帅军反击,打败了魏军。如此大败,肯定要追究责任。少帝及其大臣商议准备罢免王昶等人的官职,这时候大将军司马师站出来说:“我没有听从休战的建议而导致了战争的失败,这是我的错误,各位将领哪里有罪呢?”于是王昶等人保留了原来的官职。当时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文王司马昭是督军,只把他一个人的爵位给削了。
这一年,雍州刺史陈泰请求下令让并州和他一起讨伐胡人,司马师同意了,可是军队还没有集合到一起,雁门、新兴两郡的战士以为又要远征就发生了叛乱。司马师又上朝谢罪说“这是我的过错。并非玄伯的责任。”
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勇于承担过错的人。记得有一年单位组织几个部门的人外出学习。我和几位不相识的女同志一起坐卧铺。一不小心把卧铺牌给折断了。列车员过去的时候,我刚想解释,下铺的妹妹赶紧对列车员说:“我不小心把它弄断了。”这件事给我很深的印象,至今念念不忘。还有一次,我的同事约好要给我送东西,因为临时有事没来得及通知同事,第二天正想着怎样向同事解释,同事却先开口说:“我昨天有事没有过去。”我知道是自己失约,同事为了不让我尴尬,而把错误揽到自己身上。
司马师把过错都揽到了自己身上,手下的将领都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跟着他干什么都不用怕,于是纷纷报答他,后来司马师果然建立了赫赫战功。
而我之前说的两个替我揽过的人,在单位也都很快得到了提拔,我想不单单是因为他们的业务能力强,勇于承担责任,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