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读《芳华》这本书时,我是这么计划的,一天读50页,四天的时间就能把这本书看完。前两天按计划平平淡淡地看完了前100页,觉得没多少新鲜,况且对于书中穿插式的叙事手法,我一时还不太适应,对小说的情节云里雾里。
但第三天去看书的时候,我完完全全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了,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然后迫不及待地找了改编的电影来看。看完电影之后,内心的感动和震撼无以言说。当晚的脑海里都是《芳华》的点点滴滴——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激情岁月里的甘甜和疼痛,那些沧桑过后的从容和平静……
原著和电影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小说的很多情节在电影中都没有出现,人物的设定和最终走向也多多少少有些不同。最明显不同的,还是主基调。小说是过于疼痛和残忍的,电影却温情化和复古化了。太过疼痛有时不忍直视,太过华丽则觉得太虚假,不够真实。两者中和一下,就是我最喜欢的《芳华》的模样。
《芳华》这部小说看起来好像讲了很多人,很多事。但在我看来,其实就讲两个人,刘峰和何小曼,围绕着这两个人,展开他们那一代人的故事和命运。留给我们思考,也是从这两个人物身上迸发的。
小说中的刘峰,是一个英雄人物。年年标兵,热情善良,人见人爱,是大家心目中的活雷锋。他帮北京同志带礼物,捎家信;食堂的破烂饺子没人吃时,他一个人吃得开心;追猪这种事情也可以来找他,他二话不说就跑去帮忙;为了让马班长能顺利结婚,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心灵手巧,帮马班长做了一套在上海才能看得见的高级沙发……
如此善良,如此大好人的刘峰,谁遇上就是谁的幸运。然而,那些和他朝夕相处的人并没有珍惜自己的这份幸运,他们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刘峰对他们的好,觉得刘峰的付出都是应该的。甚至,他们在一边享受刘峰的善意的同时,一边日思夜想:“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呢?什么时候他有些缺点出现,供大家乐呵乐呵呢?”
终于,“触摸事件”爆发,活雷锋跌落神坛,“肮脏不堪”,这下众人都满意了。而刘峰的命运也至此发生了改变。
小说中的何小曼,挚爱的父亲离她而去,母亲再嫁,她毫无疑问地变成了拖油瓶,继父,弟弟妹妹都没有善待她。只有在她努力地、成功地发起了高烧后,才能换来母亲久违的拥抱。她最大的梦想是离开家庭去当兵,想着离开家庭一切都会好。然而,在文工团,等待她的依然是活生生的歧视和孤立。似乎这辈子她都感受不到这个世界一丝丝的温暖。
而刘峰的出现和给予她的善意,成为了她生命里的一束光,支撑着她走过那些内心疮痍、孤独无助的日子。刘峰也成了她一辈子活在心尖上的人。
整个故事看下来才明白,刘峰和何小曼其实是一样的人。尽管一个是被人群过度崇拜,一个是被人群过度嫌弃,但本质上他们都是不被善待的人,都是被人群伤害过,能够识得善良和珍视善良的人。
所以,在男兵嫌弃何小曼一身馊味不愿与她共舞时,刘峰伸出了他的双手;在何小曼因为承受不起“英雄光环”而住进精神病院时,刘峰前去看望她,安抚她……
所以,在刘峰被下放至伐木连时,何小曼是唯一一个去和他道别的人;刘峰上前线时,何小曼是唯一一个心心念念牵挂着他的人;尽管时隔多年,刘峰生病了,何小曼也是那个唯一悉心照料他的人……
多好的两个人!善良将他们联系在了一起,互相珍惜,彼此感念。
很多年后,当何小曼对刘峰说:“能抱抱我吗?”时,刘峰坚实的臂膀将她紧紧拥抱。世间的残忍和恶意,岁月的苦难和疼痛,在那一刻,全部和解。
刘峰的悲剧除了在于他的善良被异化之外,更在于他将一个根本不爱他的人爱进了生命里,爱了一辈子。当他心爱的女孩把他真诚的爱意视为恶心和辜负,当他心爱的女孩大喊一声:“救命!”的时候,他的人生注定因为爱情,万劫不复。
但好在啊,这世间还有对他满怀爱意的人。前半生他从林丁丁身上得不到爱情的回应,后半生他却拥有了何小曼亲情般的陪伴和温暖。
影片中让我最为感动的是萧穗子最后那一段独白。她说:“我是在2016年的春天,孩子的婚礼上,见到了那些失散多年的战友的,不由得感叹,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但不难看出岁月对每个人的改变,和难掩的失落。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原谅我不愿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就让荧幕,留住我们芬芳的年华吧。”
语毕,然而言语之间沧桑与平静却深深震撼了我,感动久久不散。
是啊,芳华已逝,但那些揉进生命的疼痛与温馨,都将在余生伴随着他们渐渐老去,成为他们此生独一无二的记忆。
所以,回到标题的问题吧。据说小说的原书名是《你触摸了我》,因为怕过不了政审,冯小刚导演将书名改成了《芳华》,但我想,You Touched Me 除了可以翻译成“你触摸了我”,还可以翻译成“你打动了我”啊。
这个你,是刘峰,是何小曼,是艰难岁月里的善良与坚强,是轰轰烈烈的燃烧,是不管不顾的追寻……
而这些打动我的点点滴滴啊——“从不需要想起,也永远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