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是说,有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去拜见印度的圣雄甘地。
她对甘地说:“求您一件事,我儿子太爱吃糖,医生说这样不好,但我说服不了他。我儿子非常崇拜您,您能劝劝他吗?”
甘地说:“你下个月再来吧。”
这位母亲说:“我们走了三天才到这儿,您就开开金口劝劝吧。”
甘地还是坚持说:“不行,你们下个月再来。”
一个月后,那对母子又来了。甘地就对那个小男孩说:“小朋友,你不要再吃太多糖了。”小男孩点点头。
这位母亲就问:“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您上个月怎么就不肯说呢?”
甘地说:“因为那时候我也有吃太多糖的习惯。”
你看,张嘴说话很容易;但是只说自己相信和能做到的事,不容易。
当看到甘地让母子两个下个月再来时,我知道其中必有蹊跷,我胡乱猜测,难道是为了磨砺小男孩,让他知道此行不易。竟没有想到,甘地让他们回去却是为了给自己留下充足的时间,让自己改掉吃糖的习惯,以身作则,然后再来教育小男孩。
无疑这样能够起到更强烈的作用。
都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自己没有经历其中曲折,即是有自己的道理,也没有太强大的说服力。
所以唯一真正有效的策略,就是把思考的指针转向自己。
我一直很喜欢“潜移默化”这个词,在无形当中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不知不觉间发生改变才是最好的。
有的家长抱怨自家孩子叛逆,不听话,自己无论怎么说教都没有用,即便三番责骂,棍棒相加,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跟孩子产生了矛盾和隔阂。如果自己能够身体力行,一言一行之下,都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浸染,时间久了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发生改变。
所以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而教,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