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队友因为春节饮食无节制,因胰腺炎住院了。
时值二宝断奶,我便把两个孩子交给公婆,专心到医院陪护。
在医院这几天见识不少。
一、医护人员尤其是护士真是辛苦
队友的主治医生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我几次去找他沟通都没有立马见到人。
有两次是正在手术,有两次是正在别的科室会诊,还有一次是刚下手术去吃午饭了,可那会儿已经三点了。
不知道他是否有女朋友,是结婚了,是否有孩子。
我只是感觉他能陪家人的时间真的是十分稀少。
医生是个高危行业,无论转业技术水平如何。
遇到的患者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情绪控制水平良莠不齐。稍有不慎就能血溅工作岗位。
护士更是辛苦,一早要到病房收拾整理,然后给病人输水,期间护士站的铃声一直断断续续,换药水,量血压,测血糖,伤口消毒,拔尿管。走廊上一直有她们来来回回的身影。
同样的作息时间,她们比医生的工作更加繁杂,薪水却低廉很多。
二、优选陪护是配偶
当天晚上是公公陪队友去的医院。
第二天我琢磨着,老人身体也弱,陪护人员休息时间得不到保障,万一给老人累到了,那我们家庭运转就更加费力了。
我和婆婆商量,我去陪护,公公回来和她一起照看两个孩子。
婆婆一脸得担忧,你爸性子倔啊,他要不愿意回来,我们都没办法。
过了会儿,队友问我能不能找到车去医院,让爸回去。我都很吃惊,他怎么说服他爹的。
后来我就明白了,打着吊瓶,那上个厕所都得有人跟着去举瓶子。虽然是父子,但是暴露生殖器这种行为还是很尴尬的。
我们所在的三人间病房来来回回住了五个病人了。
只有一个八十岁的老爷子是儿子和女儿轮流来陪护,其他三个六十多岁的都是配偶在旁边照顾。
有丈夫照顾妻子的,也有妻子照顾丈夫的。大体上都很和谐。
旁边床比我们晚来两天的那对老年夫妻,大概六七十岁。
没有输水,每天护士送三次口服药,做一次雾化,其余时间都很自由。
是丈夫照顾生病的妻子。
两口子话都不多,只刚来的让我帮忙找了一个手机号码。妻子看上去温婉平顺,小家碧玉的,丈夫看上去强势霸道,身板挺得直直的,吃饭都坐的四平八稳,估计年轻时是军人。
妻子每天都不愿意出门,丈夫就小声训她,出去转一下,人都要鲜活一些。妻子嘀咕,我不想走路。丈夫马上软下来,有电梯啊,又没让你自己爬楼梯。妻子娇嗔,哼,有电梯我也不想出去,不想穿衣服,不想起床。
然后就看见,那人轻轻地把妻子从床上抱起来,再给她套上衣服,挽着胳膊出去了。
当个陪护,还被迫灌了嘴狗粮。
所以啊,不管男人女人,少年夫妻的时候一定要有良心,少做一点伤害爱人心灵的事,年老生病了,决定你生活质量,甚至生死的,多半还是你的爱人。
三、儿女都能陪护,但女儿确实更心细
天天在住院大楼上上下下,我发现,老年人生病,儿女陪护的比例,基本是差不多的。并不是我想象中的大部分都是女儿在跟前照顾。
我们病房那位八十的老爷子是节前做的手术,我们刚来的时候是儿子在照顾。他儿子估计也是四五十了。
老人情绪比较低落,插着尿管,引流管,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儿子除了出去买饭,都在跟前坐着看看手机,随时听候差遣。
有次,儿子出去买饭,护士进来换吊瓶。
忽然大声问,你这尿袋是谁给你放的?都没关好,满地都是尿!
老人小声说,我娃儿给弄的。说着就要爬起来。
护士说,你别起来看了,一会给你娃儿说,让他拿个拖把洗干净,咿,到处都是。
他儿子回来后,过了一会儿,老人才小声说,尿袋没关好,洒了一地。
儿子说,谁说的,谁告诉你的。
老人又说,人家护士说的,让你清洗干净。
语气满满的愧疚。
然后他儿子拿了拖把把床底下清理干净了。
其实这个儿子也算孝顺的,天天扶上扶下喂饭,端屎倒尿,出钱出力。
但是老人仿佛总是不自在,不好意思。
过了两天,老人的女儿来了。
先是打开抖音,把手机交给老人,爹,你看就这样,你自己划着看,我先去买吃的。
就这样病房里开始充斥着抖音小视频的声音,婆媳矛盾啊,借钱不还啊。首次听到老人乐呵呵的笑声。
晚上,女儿接来热水,爹,我先给你洗个脸,然后咱们再洗个脚,睡着舒服。
然后又开视频,让老人看看孙子,看看儿子。
眼见老人乐观起来。
拔了尿管之后,病床再也束缚不住他了,举着吊瓶都要去走廊晃几圈。
我感叹,老爷子精神状态不错啊
他女儿也开朗健谈,我爹都十七八了。老爷子纠正到,八十了。
趁老爷子举着吊瓶出去溜达了,他女儿告诉我们,老爷子得的是肠癌,只告诉他是痔疮,手术切了一尺长的肠子。做完手术在ICU呆了半天,就转普通病房了。
别看俺爹八十了,现在还照样下地干活,根本拦不住,帮人修房子还是大工呢!
真是劳动人民身体硬朗啊。
在女儿的陪伴下,老人状态肉眼可见的变好。早上六点起来,在走廊来回走一个小时,然后回来吃饭,打吊瓶。躺一会儿又举着吊瓶出去转。
现在生男生女都一样,但是如果有个女儿,晚年应该会更舒心,前提是你不要重男轻女。
四、医保报销让农民敢有病就治
在病房,里总能听到老人的女儿安慰他,爹不要怕花钱,本来就没花几个钱,再一报销,基本就不用自己掏钱了。
你这会回去干啥,这几天家里冷得很,这空调屋里多暖和,多住几天,不花钱的。
这当然是女儿为了安慰老父亲安心治病,夸张的说法。
但是农村医保报销比例真的提高很多,农民收入也是逐年攀升。
以前在农村,看不起病是常态。小病拖着,拖成大病就扛着。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很少发生了。
大家有了更理性的健康观念,主要还是收入变好,敢于进医院了吧!
在医院这几天十分想念孩子,也十分想念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