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一个让人惋惜的故事,主人公是我一个同学,之前在广东那几年混的非常不错,自己20岁就去那边打拼,然后掌握一门技术后自己出来开厂,不到两年就在广东那边买车买房了。
但是听我家里人说他在生了一场大病以后整个人变得颓废,整个人只会在家里打游戏,现在工厂也开始不景气到了破产边缘,他家里人都想不明白以前意气风发的那个创业精英跑到哪里去了。
看了这个案例我觉得让我觉得这绝不是个案,特别是近两年大环境复杂多变,以前很多高速发展的事物都慢慢降下来了,包括我们的出生人口。但是由于思维惯性,很多人都还以为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一定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只要稍微停下来就会变得怨声载道,压力山大。
不过这也不怪,毕竟人都有思维惯性,我们从小到大都是这样过来。读书的时候好学生就要一直优秀下去,如果哪一次由于客观因素没考好,一定会在内心折磨自己,毕竟自己从来都是被人表扬的。
现在人创业工作也是一样,认为自己几十年下来每年工资都是往上涨,如果有一天降薪甚至裁员,心里一定接受不了,毕竟过了几十年的好日子,突然让过苦日子谁也一时接受不了。
但如果我们自己换一种思维来看这个问题,一定会让自己变得豁达。通过科学研究以后的人类寿命一定会大幅延长,以后工作到80岁再退休也不是绝无可能,那么80岁退休,从20岁开始工作中间还有60年,而你到了50岁说不定还可以去大学里读书然后出来继续创业,甚至收获自己的第二段婚姻。
所以那个时候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不是很早就让自己变得优秀,而是如何在漫长的一生中过得精彩的能力,所以目前我觉得我们目前应该拥有一种让自己停下来的能力,因为时间还很长,该停下来做人生规划还是要及时停下来。
就包括这两年,身边很多朋友的餐厅,超市虽然做了10多年,不过该关还是关了,因为及时止损也算是一种变相的赚钱。我问我朋友关了店可惜不?他说当然可惜,但是觉得这么多年都一直在忙赚钱,疏于对家里老人和小孩的照顾,正好可以留这段时间陪陪家人也挺好,何况这几年生意也不好做,不亏钱也是挺好的啦。“
所以我想我朋友以后肯定还会东山再起的,毕竟他这种拿得起放的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漫漫人生路,该停下一定要及时学会停下,不要强撑让自己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