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次翻看陈默老师的《班主任学生管理训练手册》,读到“写在前面的话:要不要做班主任?”
陈默老师的答案很肯定,在普教系统里一定要当班主任,如果不想班主任,就送你一个字——傻!当班主任可以得到什么呢?其一 ,桃李满天下。这个要到等到学生四十岁呢?因为人到此时会反省人生,发现很多人的关系都是交换的,没有意义。但是人世间还是有纯洁、美好的情感的,小时候老师的付出总是单向付出吧?想得心头暖流涌动,于是涌泉相报。其二,情感满足。班主任和学生之间有情感的流动,这能给人增添生命的活力。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往往没有利益关联,是纯粹的情感流动,它会净化班主任的心灵,滋养班主任心性。这个仅存的这些美好的东西了,你不要,你不“傻”吗?其三,人生历练。比起不做班主任的人,在待人接物、沟通和相处方面,班主任要老练多了。班主任的工作相当于上了一个个人成长的培训班,不做班主任“傻”吗?其四,拥有自豪、骄傲的退休生活。很多人物质条件不错,但欠缺心理上的满足,班主任就不会如此,学生会满足他的情感需要和被尊重的需要。
刚读完陈默老师的观点,我觉得很反感,满脑子都是当班主任的琐事、杂事,班主任背后的定义还有警察、法官、生活阿姨、导演等等,一下想这些,觉得想当班主任的老师才傻。
接着继续读到陈默老师当班主任的四条理由后续的真实案例,就被打动了。我的教龄也有12年了,体会最深的是陈默老师说的第三条:当主任是“人生的历练”!确实,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只有一身牛劲,不懂什么是班级管理、更不懂如何把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直到后来通过不断学习、学习学习,不停地反思和内化,才逐步明白一个班级就如一个小社会,一定要有它的运行机制,没有机制这个小社会就无法运作。有了较为合理的机制,整个班级就能慢慢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