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小说集》这本书一年前就买了,刚开始读,如啃鸡肋,只觉乏味。年关将至,放假回家后,一下子卸下了所有的工作,百无聊赖之际,才重新翻阅起了这本被我冷落已久的小说集。
汪曾祺就像小时候黄昏里在村口给我们那群小屁孩讲故事的老者。他们的故事遥远而真实,平静而忧伤。调皮的小孩经常撑不住困意,中途睡了或者离去。但不管还有没有听众,陶醉其中的老者依旧滔滔不绝,坚持听到最后的人也收获意犹未尽的遐想。
汪曾祺的故事都很短,结尾却给人感觉还有很长很长。在《熟藕》的结局里这样写:“王老死了,全城再没有第二个人卖熟藕,但是煮熟藕的香味是永远存在的。”王老死了,但是熟藕的香味还有几个记得?永远记得的那些如今命运又如何?无亲无故的王老死了,记得他的人定然不多,他做的熟藕的味道更是禁不起岁月蹉跎要被遗忘了吧。但我们都有过美好的带着香味的回忆,这些回忆如同夜色下的萤火虫一样,给人惊喜和温暖,永存不灭。在《小姨娘》里最后写:“胡增淑后来读了师范,嫁了一个飞行员。飞行员摔死了,她成了寡妇。有同学在重庆见到她,打扮得花枝招展,还挺媚。后来不知怎么样了。”她的飞行员丈夫死了,她成了寡妇,为什么还打扮得花枝招展,原本一个大家闺秀“还挺媚”的,可能是因为她生活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吧!后来不知道怎么样了,结局大概不如意,因为世上之事不如意常常是十之八九,如意的话不必要特意交代“后来不知怎么样了”,谁让命运无常?
除了人道主义者的抒情,我更喜欢作者不经意流露出来惬意的洒脱。
汪曾祺最有名的故事当属《受戒》了,讲述了小沙弥明海和邻家姑娘英子这一对青梅竹马日久生情的故事。这里不再赘言,网上有许多更优秀的点评。笔者更想跟大家的分享《薛大娘》这篇短文。
薛大娘是卖菜的,丈夫是裁缝,是个老实人。西医说他“性功能不全,”有个江湖郎中说他“只能生子,不能取乐。”所以自从生了儿子,夫妻俩基本就分房了,但也是和和睦睦的,没有人看见他们争吵过,也未分灶,还是一起吃。
薛大娘的菜卖得很好很快,跟菜嫩水足有关,可能跟她爽快的个性和风韵犹存的气质也有关。薛大娘有一个“副业”——拉皮条,即给从外地来的无依无靠的年轻女子和街上一些风流潇洒的年轻人拉关系。薛大娘从中赚取介绍费,平时也不贪女孩子们便宜,给多少说得明明白白。有人议论她的“副业”时,她理直气壮回应,她认为她是在做好事,只是把有情有义的一对人拉在了一起。
薛大娘图钱是真的,她图快活也真,给青年男女拉关系她觉得快活,后来她把自己献身给一家药店的管事也是为了快活。薛大娘的姐妹劝她跟药店管事分手,问她图什么,她说,:“不图什么,我喜欢他。他一年打十一个月光棍,我让他快活,我也快活,这有什么不对,有什么不好,谁爱嚼舌头,让他们嚼去吧!”
这是一个多么大胆活泼和洒脱的女人啊!相比那些敢怒不敢言,花言巧语的人而言,她的生活显得多么有滋有味!
故事最后写:“她的脚总是洗得很干净。这是一双健康的,因而是很美的脚……这是一个彻底解放的,自由的人。”这样的描写在鲁迅的《故乡》里也出现过,鲁迅回到家时感觉故乡的风很冷,更是说他的心也觉得寒冷。这里说薛大娘的脚干净更是说她的心灵纯粹。
我们都是有血有肉当然也有弱点有无奈的人,但愿我们都能做一个像薛大娘那样有情有义“离经叛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