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天晚上,我的公号收到一位读者的消息,他期望我能写一篇谈手机给现代人带来利弊的文章。
看到这位朋友发的消息,有点受宠若惊,自我开公号写文章以来,转载我文章的公号编辑们会称呼我为老师,那是人家客气。也有一些文友称呼我老师,那是人家谦虚。
而这位朋友也称呼我为老师,并提出期望,真诚不可辜负,我应该认真对待,于是决定熬夜写一篇拙作,说说自己浅显的看法。
也是巧了,就在我收到这个消息的前一天,我办公室的一位丫头对我说,她又干了一件傻事:把兜里的几十块钱当作废纸随手扔进了大街上的垃圾桶,并且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我感到好笑又诧异,这是多有钱,才能干出这样的傻事?
这位丫头说,她用手机支付习惯了,在潜意识里,钱都在手机里面。当她收拾衣兜,随手摸到几张纸币时,居然没反应过来那是钱,就那样随手扔掉了。
她自我解嘲又颇感懊悔的说:唉,是我脑子锈住了。
这件令人啼笑皆非的小事,或许正是反映了智能手机对现代人的影响之深。
贰
“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一生只爱一个人。”这是著名作家木心诗歌《从前慢》里面的诗句。
相信很多人都在手机上吟诵过,也都感慨过现在的生活节奏之快。
当古人在用鸿雁传书、鱼传尺素、青鸟探勘这些原始的通讯手段进行交流时,是绝对想象不到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是如何用手机进行时时沟通和交流的。
如今的我们,即使相隔万水千山,却也只是隔着一个手机屏幕的距离。当我们开始依赖手机交流的时候,即使坐在身边的朋友,却已经感到很疏远。
有句话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并不是天涯海角,你与我心与心的距离。而是我就在那,你却还在那玩手机。
或许,这正是我们明明都深切感受到手机带给我们的影响,却还是想探寻一下究竟有哪些利弊的原因。
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产生的实质是:我们都成了“手机控”,但是我们欲挣脱它而不能,于是,我们都需要一个让自己信服的理由,找回一种能遵从自己内心的生活状态。
叁
如果要罗列手机给我们现代人带来了哪些影响,积极的,消极的,那真是太多了。
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呢?估计搞一场高水准的国际大专辩论赛,也不会有定论。
但是,我们可以用岁月时光,用我们的内心感受,来切实体会一下,或许就有一些答案。
我们小时候,一台黑白电视机前面挤满了一堆小脑袋,吱吱哇哇的吵着,直到看到“再见”。
而如今,液晶电视前却只有中老年人看着宫廷剧、抗日神剧。年轻人在埋头玩着手机。
以前坐车旅游,看着窗外的风景,再看看报纸,再和邻坐聊聊天,一路下来欢声笑语。
而如今,在车上听到的不是手机视频的声音,就是手机聊天的声音。即使到了景点,也是手机啪啪拍照,证明自己来过,而无心赏风景。
以前朋友聚会,男人一边猜拳喝酒,女人一边拉家常说八卦,越聚越开心。
而如今,一桌子人都不说话,全拿着手机发朋友圈,最亲密的时刻,也只是假惺惺的来张合影。
以前,夫妻小两口下班回家,一起洗菜做饭吃饭,夜深人静时床上如胶似漆。
而如今,手机上点个外卖,吃完饭碗都不用洗,上床后依旧各自玩着手机。
以前,小孩子三五成群,拿着玩具枪你追我赶,玩着欢快的游戏。
而如今,各家的小孩孤独的玩着手机。偶尔几个小朋友相聚,也是一起玩“王者荣耀”或“三国杀”。嘴里喊着“突突,哎呀,我杀死你了。”
从前,儿女给村口的小卖铺打电话,年迈的父母激动的一路小跑来接电话,老两口凑着一个话筒听,唯恐漏听了儿女说的每一个字。
而如今,又有多少年轻人,接到父母的手机,还没说几句就开始不耐烦,“行了,行了,我知道了,别啰嗦了!”
……
说起来太多了,那些美好的回忆,和无奈的现实交织。
回望以前,我们每个人都想走近一点,但现在我们每天又在故作疏远,手机真的彻底改变了我们。
当手机在“衣、食、住、行、办公、交流”等这些最基本的需求方面,无死角的影响了我们,控制了我们,手机不再是一个信息载体,而是成了我们身体和大脑的延伸。
肆
每年春节,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新闻:在外打拼一年的年轻人,风尘仆仆的赶回家,和家人亲戚团聚之后的兴奋还没有持续半天,却又各自捧起了手机。
因为没有共同语言,发生家庭矛盾,假期不欢而散。那难得的亲情时光,也都被手机剥夺了
原本非常亲近的亲人,因为生活天各一方,手机使我们可悲的疏远。一旦相见,却因为没有共同语言,疏远了彼此的距离。
生活的无情和无奈莫过于此。
有人说,手机偷走了我们的生活,这话对,但也不对。
真正偷走我们生活的,是我们自己面对生活的态度,而并不是手机本身。
假如非要探寻手机对我们现代人的影响,是利大?还是弊大?我们不妨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刷手机占据了你生活的几分之几?
2、在你陪伴亲人的时候,是否愿意放下手机?
3、在和朋友、同学聚会时,你能做到不看手机吗?
4、当你的手机因为故障、停机、没电一天,你会感到沮丧和消极吗?
5、除非因工作关系,试着一天不看手机,看你能做些什么,收获些什么?
这是我能想到的几个主要问题,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补充。
而回答了这些问题,就会发现,关于手机对我们的影响,“利”与“弊”的答案,就在其中。
或许也可以说,你所需要的选择,其实更取决于你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