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怎么审题-听广州四中叶翠玲老师网上讲座有感

前不久才听过叶老师一节网络培训课,很遗憾没有及时记录讲座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思考,现在已经忘了大半,也找不回这堂课来听了,所以这次听完一定要快点把自己听到的和想到的东西写下来。

应用文写作我们也写过很多次了,每次的流程都大同小异:全批全改之后,罗列有共性的错误,在班上讲解,然后展示优秀学生习作,再给出范文,有时还要把范文背下来,第二天默写。

但这样的操作往往事倍功半,老师花大量时间批改、讲评,学生依然还是不会写作文。

写作前精准指导的缺乏就是原因之一。

那应该怎么指导学生写应试作文呢?叶老师给出"四审":审时态、审人称、审文体和审信息点。而审信息点,就是叶老师今天讲座的精髓。

有学生会对英语考试作文的审题不屑一顾,不就是几句话嘛,信息点也在题干里写得清清楚楚,还用审?照着翻译就行了,顶多加两三句自己的话。

你别说,还真有蛮多学生审错题。叶老师在讲座中给出了例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上有四篇作文题目,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关于李华和科技节活动。但仔细审题之后,会发现大有不同。

比如第一篇,李华要向Tom介绍今天学校科技节的开展情况。很明显,这个活动已经举行了,所以首先要使用过去时,然后要想一想,对于一个已经完成的活动,应该要写什么?除了要写题干里给出的,时间地点和主题,是不是还要写上收获和体验总结?

第二篇,"将"字说明了文章应该使用将来时,那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呢?很明显,李华想邀请Tom参加这次科技节。虽然写作内容上没有提及,但是应该在审题的时候想清楚。

这就是审题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要审出信息背后的信息。

那怎样才能审出文字背后的信息呢?要有读者意识。如果你是Tom,收到李华来信,你想从信中获得什么样的信息?假如你是李华,写信是出于什么目的?如果对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模糊的,就没有办法把一篇应用文写得明确有效。

除了审出文字背后的信息之外,学生还要合情合理的安排写作内容,这与审题也息息相关。比如18年的高考真题: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到达时间"到底指什么时间,"合适的礼物"应该选什么,为什么要选这样的礼物,餐桌礼仪要写哪些,这都是要在审题的时候想清楚。

叶老师在PPT里给出的例文,用词用句都很不错,用上了很多高级的词汇和表达。但细细分析之后就会发现文章存在着很大的问题。Body里的三条建议完全按照写作内容的要求按部就班地用first and foremost, furthermore,last but not least来连接。给朋友写信,需不需要这样正式地罗列观点?显然这样做不太妥,因为这不是议论文。朋友间相处应该友好且轻松。

另外,例文给出的建议存在前后矛盾和表达不到位的问题。比如第一条建议,说是要提早到主人家里帮忙,但是后面又说不用干什么。第二条建议说要送本书,应该是送什么书呢?对于第一次来中国人家做客的Terry,是不是要说明白送什么样的书或礼物会更合乎礼仪?

所以,即使有高级的表达和词汇,这篇文章也得不到高分。

综上所述,审题要有读者意识,多为他人着想,读出写作要求背后的信息,真正发挥应用文"沟通"的作用。句子跟句子之间的连接,不仅仅靠transition words,还要在内容上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读信的人看得明明白白。对什么人,说什么话,使用得体的语言。

叶老师的讲座还提到了近几年高考作文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在平时,可多跟学生输入这方面的语言表达。

听完讲座,觉得怎样教写作这块又明朗清晰了不少。希望自己多多学习,能把书教得越来越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糊涂蛋 来源:知乎 高考40年,作文如何做到符合题意,已经成了每届考生经常议论的话题。 今年高考又要开始了,...
    春风化雨abc阅读 330评论 0 1
  • 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对学生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写作在小学生乃至初中生高中生对此也是很头疼...
    星落凡尘007阅读 1,476评论 0 14
  • 2018-10-25 09:26:21学科网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和拟题全攻略 古语云:“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
    董余兰阅读 1,480评论 0 2
  • 人生总要做各种各样的选择 譬如: 第一次挑零食 第一次买鞋子 第一次买衣服 第一次选学校 第一次选专业 第一次选工...
    撷意阅读 179评论 0 0
  • 下午,我和爸爸妈妈在家看了很火的一部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这部电影讲的是太乙真人把灵珠...
    11de49963032阅读 15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