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写文了,这几天都拖到12点前才凑数。有的甚至直接冒用笔记充数。这样的日子,有些小偷懒,也有些小遗憾,更有些小自责,但这样的日子也挺好,不用每天花空心思去想写什么。
以前自己没有按照目标或者有重复旧的恶习就总是自责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在心底贬低自己。现在才发现原来是自己不爱自己。
没有什么是必须的,也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放纵也好,不按规律出牌也好,顺其自然也好,只要自己过得舒心就好。
只要自己一直在学习的这条道路上就好,只是有的时候自己精力有限。做了这个就没法做那个,所以我对自己说我很好,我喜欢这样的自己,我是一直在学习,我从没有放弃过自己,只要不放弃自己,就是爱自己。
至于最近为什么没有认真写文,原因是我在看书,我跟着老师在练习1.0阅读。
明天读《非暴力沟通》第九章爱自己。我迫切的需要明白如何爱自己。一直都知道要爱自己,可是一直在这条路上都没有走亲,走明白,走透彻,直到看到背包里沟通之后,我才慢慢明白自己的问题,原来都是他人的言语而影响到自己的心情。是自己没有很好的把控,没有很好的。转换才造就了自己,一直感觉自己是受害者,一直觉得自己是不得不做的那个人。
希望能通过这本书让自己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能够和孩子们更好的沟通,能和另一半处理我们之间的矛盾。
夜已经深了23点了,今天我想早点睡,所以不再继续写了。就剩下的就继续用笔记打卡吧,充满800字,这是我最低标准,坚持1000天,加油!
《非暴力沟通》同理他人。“同理”是带着尊重来理解他人的经历。我们常常有强烈的冲动想给他人建议或安慰,或是解释自己的立场和感受。同理让我们清空先入为主的想法,全身心地聆听他人。我们自己也需要获得同理,才能更好地同理他人。当意识到自己处于辩解防卫的状态或痛苦得无法同理他人时,我们可以选择(1)停顿,深呼吸,同理自己;(2)“非暴力呐喊”;(3)离开现场。
金句:
同理他人,必须完全卸下对他人先入为主的成见和评判,这就是与他人“同在”的状态。
2.当我们专注于话语背后的感受和需要时,就再也听不到任何批评、攻击、辱骂和评判.
3.作家、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过:“腾出‘他人如何看待我’这个想法的空间给天赐之福。
4.联合国前秘书长达格·哈马舍尔德曾说:“你越是忠实地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听到外面的世界。”如果我们善于同理自己,就有能力迅速地调整好状态,得以与他人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