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各位同学:
昨天受班主任的委托,叫我今天说几句话。说什么呢?我想来想去,觉得我们班的同学,自律性是很强的,纪律很好,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很优秀,没得说的。但我发现在语文课之前,在晚读中,后面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读书(诵读课文)有点怕辛苦,安逸惯了怕吃苦,我想我还是说说吃苦吧。
你们这一代人,可以说是没吃过苦的。有的同学说,学校厨房里的食物很难咽,这还不是吃苦吗?我说不算真正意义的吃苦。厨房里的东西,不管有多难吃,到底还是能吃的,只不过没家里的那么好吃而已。如果是我,我必定会吃的津津有味,即使现在也一样。在我读书的时候,远远没你们今天的水平。一碗干米饭,餐餐都是咸萝卜干,只有回家了,才能吃上青菜,肉菜吗?只可想而不可求。我班的同学都是这样过来的。我们读高中,吃了两三年的咸萝卜干拌饭。对比一下,可以说,你们这一代的生活过得确实是很幸福的了。
我们要学会吃苦,要能吃苦,并且要勇于吃苦,以吃苦为乐。不要逃避吃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就我们的学业,实现我们的梦想,走向辉煌的人生。历史上,真正辉煌的人生,在他青春时代,没有谁不是经过吃苦而后实现的。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苏秦少年时“头悬梁,锥刺股”可能你们不太清楚。西汉匡衡凿壁偷光读书,最后官至丞相。晋朝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终于成为著名的学者,还成了一名深得人心的官员。这就是囊萤读书的故事。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这就是映雪读书的故事。所以后来就有囊萤映雪的成语。韩愈、欧阳修、范仲淹等等,他们读书时都是非常刻苦的,都有故事流传。古代名人刻苦读书的故事,举不胜举,他们都成为了了不起的人才,彪炳史册。
现代,这样的实例更是举不胜举。毛泽东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大学读书时,主动吃苦,在大雪天到湘江去游泳,培养了他能吃苦的气魄。吃苦耐劳能磨炼人的意志。你们现在正处在青春时期,而青春时期,是最能吃苦的。“不要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有一本书,是易修远著的《 别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青春是用来吃苦的,是用来为未来作能量储备的, “不吃苦,你要青春干什么?”马云如是说。是的,不吃苦,不用功,注定一生是个平平庸庸的人。贪图安逸,贪于享受,最损青春福气。没有福气的人,能有大的发展前途吗?大凡能成就一番不世之事业者,必是一个非凡的人,一个能吃大苦的人,一个坚忍不拔的人。这样的人才有大福气。就像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经历了艰难困苦,这样的人才有发展前途,凡是成就大事业者莫不如此。
所以,我们在早读晚读时,在语文课之前的读书时,也就是在诵读课文时,不要害怕吃苦,要“死进去,活出来”。因为课文不会主动进入你的头脑的,不“死进去”,不进入一个境界,你就没办法融入课文中,不融入课文中,你就无法吸收课文的精髓,你就无法把课文牢牢记住,也就无法“活出来”,灵活运用课文。
我们班有些同学,对“读”功不够重视,“读”功还没有形成,“读”课文不够拼命,没有一种拼劲。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今后就要改进。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读”,我们也许会突然开悟,这叫“顿悟”,一个人顿悟之后,他会突然明白了许多,明白了读书很有乐趣,知道了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有了这种体验后,他突然变得聪明,变得热爱读书,喜欢思考,喜欢思考书中的问题。久而久之,我们就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一个真正有语文素养的人,一个具有高尚的人格和精神素养的人,我们为什么不好好读书呢?
但愿从下周开始,在语文课之前,在早读晚读钟声响之后,教室里读书声朗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