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的公链大热,到目前为止的跨链大热,自始自终都给区块链大规模应用套上了一个紧箍咒,那就是技术不成熟。技术的不成熟包括但是不限于:处理速度慢,跨链交互存在障碍,数据上链困难等等问题。
在个人看来,其实我们不能局限于这个魔咒,这些技术不成熟区块链技术就不能应用了?其实很多细分领域在融合区块链技术的时候可能不需要高并发,也不需要跨链,也不需要数据上链等等这些条件。
这也是当初分析everitoken这个项目的原因,作为一个国产公链,扎根细分领域,并且很多用户并不知道该产品运用了everitokeni底层技术,有点链圈项目的意思,。各种新闻小伙伴们应该都可以看到,单纯就区块链技术而言,目前确实有很多项目了,五花八门,其中一部分可能还是政府主导的。
时隔多日,再来看看everitoken项目近况,有点大吃一惊的感觉,短短时间之内,合作了这么多家企业。
everitoken近况
从周报可以看得出,虽然成立时间不是太长,但是确实走的不慢,给大家看看合作或者战略合作的企业吧,当然了,这些合作信息是官宣。
2018年9月30日,与豪华云顶集团签署合作,发行5亿美元的稳定币HWG Cash,并在其商业体系内使用everiPay全套支付系统来支持HWG Cash的流通。
2019年1月12日,与志愿汇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杭州举行。
2019年3月29日,与SWFT Pay 达成合作,代币EVT上线SWFT Pay闪兑平台 & 数字货币聚合支付网络。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志愿汇是志愿中国的app端,志愿中国是共青团所主导的一个慈善志愿者服务组织。二者合作打造“区块链+志愿者”的更多场景,难能可贵。
从上述的合作企业的描述中其实可以看得到,everitoken可能更多的是以技术输出来和相关企业达成合作,合作过程中涉及到自身代币的EVT的场景比较少。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事情,其实有好有坏,个人来看,偏向于前者,因为是在踏实做事情。
everitoken的安全合约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说到了everitoken定制公链,今天给小伙伴说一说为什么这么来称呼,其实里面最主要的概念就是安全合约。
小伙伴们经常都能听到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其实是以太坊的发展开始传播开来,优点比较明显,可编辑性比较强,产生更多的交互场景,开放度比较高;同样劣势也很明显,安全性不足,容易被黑客挟持。
everitoken创造的安全合约,是利用了everitoken的底层技术,然后根据不同的需求定制了固定模版的合约,除了开发者以外,并不能产生外人去修改数据,调用代码等等这些黑客行为,以此来保证了这个合约的安全性。
举个例子,现在和志愿汇合作,那么可能志愿汇这边就需要提出要求,怎么来打造我们的产品,然后everitoken在自己的底层模版上来进行修改,将志愿汇提出的需求加入到合约里面来,整个合约其实是封闭的,换句话说,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融合了区块链技术的互联网产品。
目前的状态来看,everitoken更像一个区块链技术公司,而非一个币圈项目,这两者的意义不太一样,对应的代币的价格可能就会有差距。
区块链技术公司会有自己的盈利点,不一定会对币价有操控行为,币圈项目盈利可能得靠币价,花样可能更加丰富一些。围绕代币的场景可能稍微有欠缺,期待项目方可以建立围绕代币的生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