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的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感谢麦畦和心海的信任,能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分享如何帮助读困的孩子这个话题。几年前我是在研究特殊教育的北师大教授钱志亮的书中大概了解了一些,有了初步的印象,知道在我们的教室里,确实有这样一些孩子,在学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有的是在认字上,有的孩子见过就记住了,而有的孩子教了写了还是不认识或认识不会写;有的孩子一上学就写得一手漂亮的字,而有的孩子写字笔画总是凑不到一起;而往往这样的孩子,会被父母或老师认为学习态度不好或不认真不用心,智商低,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我相信人性是向善向上向好的,每个孩子都想做得好一些,他们做不到,不是不想做,是没能力做到。在我教过的学生中,也遇到了这样的学生,就激发了我对读困的兴趣。有一个我之前教过现在六年级的男生,妈妈对孩子的学习非常用心,每天听写生字,但今天听写的明天就会忘,妈妈很郁闷,这不是刚刚听写过吗?背书也很困难,发音也不标准,去医院检查没有器质性的疾病。还有今年我带的班级,有两个男生,其中一个不会写字,不会认字,上次语文考试考了7.5分,另一个能认字但写的字让人看不懂,考了20多分。如果一个孩子有读困,那么对这个孩子以及父母至少在十几年的学校生涯中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首先,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话题是,如果家里有读困的孩子,如何跟老师沟通才能得到老师的理解。我觉得在想让老师理解之前,你自己是如何看待读困的。你觉得自己孩子有病吗?你能接纳自己孩子是读困吗?我的想法是,首先,读困不是一种病。每一个孩子都带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基因来到世上,也带着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如果读困是一种病的话,那唱歌跑调的是不是音乐病?有的孩子对色彩不敏感,是色盲病;有的孩子嘴笨是不是语言病?不认路的是路痴,画不好的是画盲……那这个世界上将会有数不清的病,所以读困只是孩子在这方面是不足,跟其它不足性质是一样的,但为什么读困影响特别大呢?那是因为我们学校的课程所决定的。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其实,所有的学科只用到了两种智能,一种是数理逻辑智能,一种是语言智能。不管哪种智能,都需要用到读和写,这就客观上造成有读困的孩子,在学校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得保护好自己的孩子,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任务,记得一个心理学家说过,作为人家的父母,不就该为孩子扛点事吗?如果连父母都不能做自己的后盾,那孩子真的四面楚歌。但在现实中,有的父母不但没有为孩子遮风挡雨,甚至把自己接收到的压力成倍的转移到孩子身上。当班里有读困的孩子,对老师的教学和班级成绩是有影响的,所以跟老师沟通时,一是要真诚。客观的陈述孩子的现状,对老师在教学上遇到的困难表示理解。我觉得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要经常跟老师沟通,你在学习上,对孩子都提供了哪些帮助,做出了哪些努力。老师一般会对学生先天不足而家长也放任不管的不满意,对一些孩子虽然成绩不太好,但如果家长也在努力辅导,老师往往都能理解。也可以在具体的知识点的辅导上,跟老师请教,因为老师毕竟是专业教学的,也可以因此显示出你的诚意。同时,如果老师因为自己孩子成绩差,而对孩子造成伤害,进行惩罚或羞辱,父母一定要及时站出来,保护孩子,先礼后兵,如果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那孩子真的孤立无援了,总结起来就是,理解老师,真诚沟通,触犯选择性问题不退让。
我分享的第二个话题是,老师应该如何对待班级有读困的学生。我就以我自己的做法为例,首先,对学生怀有一颗悲悯之心,想想自己在做一份自己完全不擅长的工作,遭遇同事的嘲笑领导的批评,你又不能辞职,你的感受是什么?对他们的不足表示同情和接纳。用爱去温暖他,用智慧去帮助他。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孩子在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会遭遇多大的挫折和磨难呀,他会不会在挫折中失去自信,进而自卑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呢?所以,接纳他们,不批评,不责怪,不指责,不否定,小心翼翼的维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作业留专门的作业,降低要求,因为孔老夫子也说过,因材施教。不要担心孩子会落后,因为孩子能力本来就弱,很多作业也是重复的,分层布置作业是符合教育规律的,给孩子超出他能力的负担,只会让他自卑,丧失学习兴趣。其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关系是一切教育发生的基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眼神,都是激励。读困的孩子成绩往往不优秀,那么老师就用放大镜找他的点滴进步,忽略他们的不足,给予信心力量。在课间,可以主动跟他聊聊天,摸摸孩子的头,拍拍他的背,拥抱一下。在课堂中,老师可以故意提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孩子回答正确,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跑神的时候走到他跟前,无声地给予提醒。关注孩子不会的地方进行讲解,一点一点的清除障碍,总之,我觉得用六个字可以概括:“不伤害,常关怀。”如果学校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老师可以根据读困孩子的优势领域鼓励孩子参加,让孩子在学习以外的领域获得成就感。如果学校没有,那家长就在外面创造一些机会,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第三点就是,如果家里有读困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办。还是那句话,要想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先解决心态问题。你能不能接受孩子是读困?你能不能接受孩子成绩差?能不能接受即使辅导了也还是成绩差?如果你能接受了,再来谈该怎么辅导孩子。我记得有一个专家说过,要做父母,不要只做家长。意思是什么呢,父母和家长的职责是不同的,父母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关怀,首先,满足生理需求,吃饱睡好。其次,满足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求,及时回应和满足孩子的愿望和需求,陪伴、支持帮助,而现在的教育都把父母变成了家长,父母变成了家庭教师,家庭变成了学校的延伸,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只有学习,这也是全社会亲子关系恶化的根源。所以,我觉得作为读困家长,先把父母的角色做好,不要一放学就写作业,先陪孩子运动运动,家人一起做游戏,一起聊天,阅读,我觉得每晚的睡前聊天是难得的沟通好时机,即使孩子能自主读书了,我也建议,亲子阅读,最好坚持到六年级。在温暖的灯光下,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听着妈妈的声音入睡,这将成为孩子一生温暖的记忆吧。
读困的孩子,往往伴随着严重的注意力缺陷,所以在学习上,父母不辅导是不行的。我的建议家长尽量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带孩子学习,最好在游戏中学,在生活中学。因为低年级的孩子抽象思维还没发育完全,大人觉得很简单的问题,孩子却不一定理解。比如一年级20以内的加减法,可以在家里用打扑克牌的方法,锻炼孩子的计算速度。学习元、角、分时,可以在家庭开小卖部或者鼓励孩子自己拿钱买东西。学习时间是一个难点,在生活上,我们多跟孩子说时刻,比如现在是7时50分,再过20分钟等8时10分的时候我们就出发了……学习长度单位时,可以让孩子拿着软尺,把家里的所有物体都测量一遍,增强孩子的对长度的感知。学习面积时,可以带着孩子测量客厅的长宽,算出面积。再测量瓷砖的边长,算算客厅需要多少块瓷砖呢等等。大家也可以开动自己的脑筋,想出更好的方法。另外,在辅导作业时,家长的角色定位,也很重要,你是陪伴者还是监督者,这决定了你辅导的方式和孩子的感受。陪伴者是支持型的,监督者是纠错型的,如果是低年级的孩子,家长还可以用童趣的语言来跟孩子沟通,比如“小灰兔陪小白兔来写作业啦,今天有几片草地呀!”孩子好不容易写完作业,一般不愿意改错题,我们可以跟孩子说:“呀,发现了一条虫子,小青蛙快过来吃虫子啦!”在孩子字体上,我们可以挑出写的好的字,“呀,这个字比妈妈写的都好!这个字好像印刷体!”如果真的想指导写的不好的地方,我们可以说“这个字太饿了,我们给他喂点牛奶!”“这个字需要减肥了”“呀,它摔倒了呀,把它扶起来吧!”当然,孩子大了,就不适合这种方式了,大的孩子更适合一些理性平等的对话。
在语文的辅导上,思路跟数学相似。在生活中的对话,跟孩子多用丰富高级的词汇,经常变化同义词,比如,孩子说,我今天有点伤心,你可以说,看得出来,你是有点沮丧…你是不是很失落,你看起来挺难过的…在出去旅游的时候,我们了无痕迹地引导孩子说出形程,描述遇到的人和事,记住哟,所有的教育都应该是无痕的。孩子写字困难,有时我们家长可以在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适当代笔,减轻孩子的压力。有的家长说,这样会不会让孩子养成依赖呀,这种观点很普遍,它是建立在性本恶的基础上,这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而不是依赖。
不管什么样的辅导方式,前提都建立在孩子愿意学的基础上。孩子不愿意学习,再好的方法也没用。在《聪明教学7原理》这本书里写到,学生学习的动机与三个要素直接相关,分别是目标的主观价值,就是我认为学习是不是有价值的,对我有没有益;第二就是对效能的预期,就是孩子自我评价,我能不能胜任这个学习;第三,就是学习的环境,周围的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是不是愉悦的,这给我们家长有什么启示呢?想让孩子产生学习动力,一是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想让孩子对某件事情有兴趣,一定要把这件事情跟快乐情绪相连,最起码不能跟痛苦情绪相连。如果提到学习想到的都是痛苦,孩子肯定不会喜欢学习。所以在辅导孩子时,管理好情绪,不指责不打骂,当然,我们都是普通人,难免有发脾气的时候,也不用自责,别纵容自己的情绪就行。
二是要有成就感。孩子如果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他就会看到希望。就会有信心,一步一步往下走。而孩子因为成绩不好,在学校很少受到表彰,父母可以在生活中让孩子体会成就感,比如出去玩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带路,看标志物,父母可以说,“哎呀,宝贝上学真好呀,都可以给爸妈带路了”,上超市购物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计算找回的钱是否正确,做好了就会让孩子感觉到,我虽然成绩不优秀,但到底还是有收获的,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也有了信心。
读困的孩子往往伴随着注意力缺失,因为我的儿子在一年级被老师经常反映上课不注意听讲,所以我专门研究了很长时间的注意力问题,查找资料和文献,读书,目前,我觉得导致孩子注意力缺失的原因有这几个:
一是神经功能发育问题。这个跟孕期子宫环境有关系,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或其它不适,生产的时候缺氧,难产,早产的,剖腹产的,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神经功能的发育。
二是婴幼儿时期的养育质量,对孩子安全感的影响。在孩子小时候,主要扶养人跟孩子之间是否建立外在亲密内在依恋的亲子关系,是否及时回应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互动是否充足,陪伴是否有效,家庭氛围是否温馨,孩子的运动量是否够,这些对孩子安全感的形成非常重要。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他的能量都用来防御外界,而不是专注当下,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学习。
三是年龄问题。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大约10到15分钟,而学校的一节课是40分钟。低龄孩子本来就该上树摸鱼的年龄,却被束缚在座位上,跑神是正常的。
四是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如果孩子对自己喜欢的事情能集中注意力,那他就没有注意力缺陷。所以,有专家说,注意力缺陷是个伪命题。
五是孩子的学习通道不同。有的孩子是通过视觉通道和动觉通道学习的,而学校70%的内容靠听。
基于以上原因,我当时对儿子做的就是,通过陪伴建立安全感。放学回家,陪他做游戏,带他运动,跟他读书,聊天,下棋,其次,就是呵护学习的兴趣。不让他在学习上产生糟糕的情绪。到了二年级的时候,老师说比一年级的时候好多了,不知道是年龄的增长还是我们做的努力生效了,总之,孩子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要跟大家说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我们都知道的找到孩子的优势。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靠的是长板而不是短板,与其取长补短,不如扬长避短,优势显现出现出来,短板也就无足轻重了。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倾听,祝福我们的孩子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