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安城是古代城市“里坊制”的典范,横纵道路将长安城划分为108里坊,面积约25至70公顷,大小不等。坊是四周筑有围墙的封闭结构,居民“坊”与商业“市”严格分离,坊内则实行邻保、宵禁等制度,是唐城市管理的基本单位。受地形限制,明清时期西安城市整体框架变动较小。十字形四条大街将主城区划分为四,加上三纵两横的五条主干道使城市呈现方格网形态。居民区仍延续了坊里制的管理模式,据《明清西安词典》所记:“明清西安城的行政管理,于西安府之下由咸宁县与长安县东西分治,各有所属坊里”[张永禄,《明清西安词典》第12页,[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12。]。但此时坊市分离的封闭格局已被破坏,逐渐形成“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如著名的回坊街便是极具关中特色的狭长型窄院民居聚居群,前一部分为商铺对外开放,后部作坊或居住用。这也解释了里坊密集的地方,多有发达的商业街区和宗教建筑。下图为清嘉庆24年《咸宁县志》中所绘的西安府城图,其中东北城区因为是满军驻地不区分街坊;西北城区居民坊最多,包括枣茨坊、西怜孤坊、水月寺坊、保定坊、香米园坊等50座;东南区坊市分布最密集,包括通化坊、钱局坊、东耳窝坊等面积较小的12座。有学者根据地图比例尺计算,明清西安城居住用地约235.75公顷,约为城区面积的69.96%。[ 苏莹,《明清西安城市功能结构及其用地规模研究》]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城内并不是最佳的居住选择,因为它所提供的谋生机会少而生活成本高。而城外则具有相对低廉的地价、较低的捐税以及与乡村的广泛联系。基于此,城内的居民区多为文教与士绅的住宅区或者与城内商业区紧密相连的住户。
如今西安老城区难以再现规整的里坊结构,新的政区划分和越来越多的现代建筑赋予了城市崭新的面貌,只有一些街巷名还保留着老城的历史记忆。2003年西安市规划院对老城区现存传统院落式民宅展开调查,于《西安旧城规划》报告中提及30处民居,其近况令人堪忧。现存民居主要分布在三学街、北院门和七贤庄三片历史文化街区,其中回民街北院门144号高家大院成为了一个展示皮影、华阴老腔和清代科举文化的收费景点。化觉巷232号安宅、西羊市121号和77号的马家大院是保存较好,经过修缮向游客开放的故居。但是西羊市121号现将临街的铺面租给一家名为“回民街体验式珍珠专营店”的店,内部正在施工拒绝参观。芦苇巷姚家大院经政府部门整体重修作为于右仁故居纪念馆的文化接待处。光明巷上的三座民居未对外开放。29号清代民居主人信息不详,仅存有南北厢房,南偏门楼、上房。近两年户主已自行修缮,从外观完全不见古宅痕迹。31号清代民居由户主自行改造,原始建筑仅存南北厢房。45号清代名居为李氏家宅,1933年遭日军飞机轰炸损坏严重,现仍有人居住。2005年莲湖区在此处立“日本飞机轰炸西安遗址”纪念牌,并赋予相关文字介绍。此外大皮院43号,小皮院48号和57号还依稀可见故居老宅的门楹,但因为残破不堪已成危楼无人居住。还有更多的民居掩藏在商业街背巷乃至一片废墟垃圾之中,即使知道明确的街道名称和门牌号,我们也没有找到。更甚者用现代材料将民居擅自修缮,使我们立于门前却不敢相认。“高家的墙,马家的房,米家的金子拿斗量”,这曾是老巷子里传唱的歌谣,是老一代西安人对传统真实的记忆。民居所承载的历史文脉不该如此湮灭在城区现代化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