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柔道知多少?

柔道(Jūdō,じゅうどう)在日语中是“柔之道”的意思。就是“温柔的方式”。柔道是一种以摔法和地面技为主的格斗术。日本素有“柔道之国”的称号。柔道是日本武术中特有的一科,是由一种古代日本武士空手搏斗的技术:柔术演变发展而来的。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日本战国时期到德川时代(公元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一直把柔道称为柔术或体术。现在所用的柔道这个一名词,是由“日本传讲道馆柔道”简化而来的。柔道通过把对手摔倒在地而赢得比赛,它是奥运会比赛中唯一的允许使用窒息或扭脱关节等手段来制服对手的项目。柔道是一种对抗性很强的竞技运动,它强调选手对技巧掌握的娴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对比。

柔道起源


柔道的历史非常古老,关于它的起源也是众说纷纭,至今也无定论,但是在柔道各流派的著作中。有一个较为主流的传说是:在垂仁天皇时期(公元前29年继位,野见宿弥和当麻蹴速二人进行了一次有名的格斗。他们的格斗是用拳脚和角力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的。此后,一些人吸取了其中角力的技术, 发展成为现在的相扑运动;另一些人总结了格斗中搏击方面的经验,发展成为柔术,进而演变成为柔道这种体育运动形式。据记载,最早的流派是天文元年(1532 年)六月创始的竹内流派;接着在丰臣末期(约1590年)兴 起了荒木流派;德川家光时代(1623年)以后,又出现了梦想流派、制刚流派、吉同流派、直心流派、良移心当流派、天神真杨流派、起倒流派、涉川流派等。

柔道之父:嘉纳治五郎


明治十年(1877年)三东京帝国大学(现在的东京大学)学生嘉纳治五郎,当时十八岁,他从健体的愿望出发,立志学习柔术。最初在天神真杨流派的福田八之助门下就学,后在同流派的矾正智处学习,随后又在饭久保恒年的起倒流派学习。经过数年努力,业艺达到很高水平。他对天神真杨流派、起倒流派,以及其它各流派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视门户之见,博采众家之长,经过整理改革,使柔术技艺理论和技术趋向完善,并制订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训练方法,取消了具有危险性的动作,确立了以投技、固技、当身技三部分为主的新的柔术体系,从而使传统柔术的面貌一新而改革创造成为现代柔道运动。从此,对柔道成为具有教育性的体育项目开始了科学探讨;并使柔道在培养高尚的意志品质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日本人民出于对柔道的推崇和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非常敬仰嘉纳治五郎先生,把他称为"柔道之父"。嘉纳不仅是现代柔道运动的创造者、倡议者,也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家,一位对国际体育界有重要影响的伟人。

柔道是一种需要身体素质的运动


柔道这项运动,在日本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现在日本每年围绕着全国柔道比赛大会,要举办名目繁多的各种类型的比赛。例如,各地区的中学生(相当于我国的初中生)柔道比赛。高等学校(相当于我国的高中生)的全国比赛、全日大学生优胜赛,以及各种形式的对抗赛等。柔道在日本不仅仅是娱乐性质的体育运动,而且是学校体育的一个教学项目。这就使日本人民从少年时代起就有机会接受系统训练,为提高柔道技艺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享有"柔道之国"美誉的日本,在历届奥运会和世界比赛中,几乎每次都获得半数以上的金牌和团体冠军。

柔道成为奥运比赛项目


柔道运动是嘉纳治五郎在19世纪80年代创立的,并且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当时日本作为奥运会主办国可以增设一项比赛项目,于是日本选择了柔道。东京奥运会只设4个级别的比赛,日本选手夺得了其中的三枚金牌。但是在无差别级比赛中,身高1米98的荷兰选手安东·格辛克,在日本武道馆15000名观众面前,击败了连续三届的日本冠军神永昭夫,并且在复活赛中再度将其击败,从而打破了日本柔道高手能够战胜任何对手的论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柔道,是一种两人徒手较量的竞技运动。是一种能最有效地使用身心力量获得最大效用的日本武道。柔道攻击防守的对练和以柔克...
    0_8934阅读 114评论 0 0
  • 何为柔道(Judo) 柔道是两人徒手较量的一种竞技运动。 在攻防赛中,柔道表现出技术特点是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练习...
    宏礼柔道馆阅读 582评论 0 0
  • 既然地面技术如此重要,为什么,只有巴西人明白?格斗作为动物的原始本能,为什么其他地区的人没有开发出地面格斗技能呢?...
    闲坐等茶阅读 769评论 0 0
  • 六 纪录片还说到了为了得到这些稀世珍宝,有些人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夏洛克.福尔摩斯曾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美丽...
    卡农阅读 179评论 0 0
  • 今天与大家聊聊为什么你要学柔道! 先讲一个小故事 男孩的父亲出生在一个较有名望的贵族家庭,母亲是一位有名的酿酒商的...
    马小惠阅读 20,291评论 2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