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简单的说就是你的金钱购买力降低了,通俗来讲就是钱不“值钱”了。
举个栗子:
2000年猪肉卖5元一斤,当时20元可以买4斤猪肉。把这20元存进银行,按5%的利率(已经很高了)计算,那么今天这20元变成了38元。但今天的猪肉已经不卖5元一斤了,而是要16元一斤,那么购买4斤猪肉就要64元,38元只能买到2斤多一点。
委内瑞拉通胀危机
两个月前,在委内瑞拉购买一杯咖啡只需要19万玻利瓦尔。但在上周,这一价格已经飙升至200万玻利瓦尔。
这就是当下委内瑞拉的现状,货币正遭受大幅度的贬值,通货膨胀危机正在肆意蔓延。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了一个预测报告:预估今年年底,委内瑞拉的通货膨胀率将很有可能飙升至1000000%,这将是人类近代历史上的又一奇观。
人类历史上的三大超级通货膨胀
1、1921~1924的德国
1921年1月,德国的一份报纸是0.3马克,到了1923年9月,报纸的价格已经是1000马克;10月份,真正的超速膨胀开始了:10月1日,一份报纸价格2000马克;15天后,一份报纸12万马克;又过了15天,达到了100万马克;又过10天,报纸的价格已经达到500万马克。直到11月17日,一份报纸售价已经是7000万马克。1923年,德国的通货膨胀率每月上升2500%。
据说,那时候工人们的工资一天要分两次发,因为到了傍晚,一块面包的价格可能就等于早上一幢房子的价值。在那次通胀中,德国股市涨了300亿倍,而房地产价格却相对下降87%,全体德国公民的财富基本归零。
孩子们十分“豪气”的用钱做风筝
2、1945~1949的中国
100元法币在1937年可以买2头黄牛,到抗日战争结束后的1945年只能买2个鸡蛋,1946年只能买1/6块固本肥皂,1947年只可买1只煤球,1948年8月19日只能买0.002416两大米(每斤16两),1949年5月只能买1粒米的千分之2.45。
1948年10月13日大公报在《东盼西盼盼来失望,广州百姓无精打采》一文中写道:“物价一天数变,这时不买,转一下身又是另一个价”。“商人们都有这般心理:货一出门,恐怕就再买不进,为着保险,就干脆更提高些”。所有的日用品市场,几乎全部“随人喊价!同是一种东西,同是一个时候,而价钱却可以相差甚远。因为卖的根本就不大想卖,宁存货不存钱,所以买不买由你”。
这是当时中国恶性通货膨胀以及物价狂涨的真实写照。
1948-1949年,纸币贬值,排队抢购黄金
3、2000~2009的津巴布韦
当非洲的津巴布韦在1980年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时,津巴布韦元(Zimbabwe dollar)实际上比美元的价值还要高,汇率为1比1.25。由于没有节制的印出纸币和部族造成的强征土地,津巴布韦元在21世纪初开始经历了恶性通货膨胀。
到2006年,津巴布韦的年通胀率为1042.9%,2007年则冲到10000%以上。到了2008年6月末,津巴布韦货币的汇率已跌至1美元兑1000亿津巴布韦元,而厚厚一沓纸币凑够的1000亿却只能买到一个面包。
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
米尔顿·弗里德曼有一个著名论断:“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总是一种货币现象。”
之所以会出现通货膨胀,可能很大一部分人都会认为是货币供应量大幅上涨所造成的,但是也有经验告诉我们,货币的泛滥并不一定会导致通胀,比如日本。
日本政府和央行为了救日本经济于水火,不断增加货币供应,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投资没有增加,股市反倒跌了21%;个人消费没有增加,CPI零增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本的传统货币传导机制已经失灵了。
人们往往对通货膨胀深恶痛绝,因为通货膨胀意味着手里的钱更不值钱了,儿时的一块钱可以买火炬冰激凌,现在只能买老冰棍了!
然而适度的通货膨胀其实对整个经济的良好运行是有好处的,适度的通货膨胀也就说明了社会整体的需求在不断增强,人们也更加愿意消费。
【荔枝小结】最近朋友圈时不时有小伙伴吐槽,菜价又贵了,菜都要买不起了……看似大家都变有钱了,但是一张毛爷爷的购买力确实不强呢,随随便便下个馆子都是人均一张毛爷爷起的价位。赚钱如抽丝,花钱如流水啊……现在的通货膨胀速度也是不容小觑了,不要再让闲钱安安静静躺着了,闲钱就要来连资贷实现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