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眼中看到的永远不应该只有一个选择。
我没有选择只能这么做,其实已经做了选择,而且一般这样没有选择的选择,往往都是最容易的选择,凡是需要付出艰难代价的,都被归类于无法选择。
于是,习惯了简单的选择,就会迷失在无法选择的困境中,奇怪自己总是选择最容易却是最无力的。
梦想永远在梦里,现实永远没选择。
2
怎么样让自己眼里多一些选择?
从别人的行为借鉴,加上自己的想象力。
都说可能存在无数个平行世界,在历史的每一个节点都有另外无数多的岔口。
既然如此,那么对于普通人可能遇到的场景,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人遇见过了,不只是所有的事,而且所有事的所有发展,都曾经存在过了,即使不是无数,也许可以满足你我小小的比较要求。
有了真实存在的,也有自己根据知识设计的,把这些场景进行比对,自然结果好坏一目了然,最关键的不是结果,也不是让你我去比葫芦画瓢,而是在这种思维的过程里,形成一种潜意识习惯,在做任何的选择时,都要找个比较,不比较无选择。
脱朴花曾经说,如果你想知道一个公司有没有价值观,你就问他,你们公司排名第二的价值观是什么?
相应的,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放弃了什么选择,那么也就不能叫真的做出了选择。
3
这样的行为也会带来另外一种副作用,就是能看到别人做出的选择。
如果做选择的人是你比较在意的,甚至有可能你这个人比较博爱,那么,你就有可能会增加对别人指手画脚的可能。
为什么我说思维中行为的结果不重要,而是要锻炼思维的真正意义就在于此。
你对自己的情况都不可能真正的了解,那么你又如何能保证你对别人做出这个选择的所有条件,对你来说都是已知的呢?
多提供一个思路可以,代替对方做选择不可以,哪怕这是你的孩子,你的爱人。
4
给自己多一种选择,犯错的机会会降低50%。
对别人少一点要求,你才是真正给了自己多一种选择。